姜萍老师,1993年大学毕业,担任班主任工作21年。送走多届毕业班,成绩优秀。是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曾多次获得市优秀共产党员、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百名师德优秀教师、市教育局“好老师”等光荣称号,她多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她追求教育的至高境界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丹心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捐赤诚

  参加工作以来,姜萍老师在哈尔滨市基础教育战线度过了23个年头,担任了21年的班主任工作,一直是教育教学双肩挑。在长期的高中教育实践中,她这样总结自己的教育思想:“学生有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适时的暗示、恰切的引导、必要的扶正、顺势的教诲。”襟怀一颗润物丹心,捕捉每一个教育契机,延展每一个教育亮点是她班主任工作追求的境界,也是她个性化的育人风格。

  一路走来,一行行坚实的工作足迹,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真实地记载着她教育的赤诚、细心和爱意。

  那是高三快到“三模”的时候,也是俗称“高原反应”期,学生身体、心态、精神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极限,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心理压力更大,但又缺乏学习的信心、毅力,对同学对老师对家长都火气十足,复习处于停滞状态,磨工费力不出成绩。面对这种状况,作为班主任的她没有急于介入,而是在寻找一个引导的契机。“三模”考试的那天,四楼记事板上写着几个非常大的美术字——“祝同学们考试成功!”,姜萍老师却细心地观察到下面有两行学生后添加的小字——“THANK YOU”、“我们加油,加油!”

  考完试,她开了班会,给同学描述了记事板的内容,她说,“感谢那位写字的老师,他写出所有老师的心声,但尤其要感谢写‘THANK YOU’、‘我们加油,加油!’的同学,他代表的是全体同学的心声,作为老师,我很激动,因为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同学们传递给老师的强有力支持。这让我想到了好多年前的天安门国庆游行群众队伍里打出的‘小平,你好’的牌子,亲切的问候中传递的是希望、美好,是信任、支持,所以我们的祖国会一天天的强大,会有今天的繁荣昌盛。今天记事板上的祝福语展现的是高三老师与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爱与支持,而这份美好与和谐就是我们取得好成绩的最大保证!在高考这场战役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成为心理上的弱者,但是和谐集体会给你们搏击高考的信心、承受压力的勇气,所以我们就应当放下思想包袱,去创造更多的和谐与美好。”

  然后她就给同学讲了诸多方面和谐的必要性:家庭的和谐(如,要理解父母);学生与学校的和谐(如,要遵守学校一日常规);班级的和谐(如,要珍视友谊);特别是师生的和谐(如,要保证复习的质量);个人学习计划的和谐(如,要体现学习的针对性),想法与行动的和谐(如,摆脱困境的出路),同学们听得很认真。 之后,良好的状态恢复了,同学们都能平静的心情高效率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平稳地完成了高三最后阶段的复习。这个曾经全学年倒数第一的班级在当年重点率偏低的高考中,取得重点一表进线率98%的好成绩,超过了“优班”。

  古希腊哲学家亚历士多德说过“懂得如何启发是教育的伟大本领”,瑞士哲学家认为“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姜萍老师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要力避陈俗的说教,避免直接生硬的批评,因为师生虽然存在年龄上的差别,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尤其是现在的学生,个性更强,心理更脆弱,困难、压力面前更容易萎靡,作为班主任,再也不能凭借经验做事,而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提高自己应对学生各种问题的能力。教书育人犹如苍天待禾苗,霹雳闪电只能划破天空的静寂,引起禾苗的颤抖,惟有绵绵细雨润无声,禾苗才能茁壮成长。

  姜萍老师经常在高二或高三接手成绩或纪律有问题的班级,这些班级在她的引导、教育下,最终都在高考中取得了佳绩,尤其是2015届,学生的优异成绩让家长们欣喜异常,他们自发的到学校来为姜萍老师送上锦旗——“惟宏隆德 情系教育,爱生胜子 师恩难忘”,对她表达敬意和感谢。

  培养后学勤心力 甘为人梯善循诱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她多次为年轻的班主任做工作培训,经验发言。

  在一次班主任座谈会上,她讲了冬天的一种自然景象:山林中,大雪纷纷扬扬,雪片积满了松树的枝丫,当积雪达到一定厚度时,松树富有弹性的枝干就会往下慢慢弯曲,直到积雪从枝丫上一点点地滑落,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风雪过后,雪松仍然完好无损地挺立着,而其它的树木由于没有弯下枝条,枝丫早被积雪压断了、摧毁了。她以这个景象启示年轻班主任,对压力不低头是一种个性,而适当地选择示弱,唤醒学生的爱心,这未尝不是智慧的做法。因为让学生知道老师也是平常人,能对老师有一份理解,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她以自己的教育案例告诉大家,班主任工作要讲究智慧,这智慧里既包含着教育的技巧与方法,还应有民主的思想和对人性人格的尊重。教育有时需要必要的“惩罚”,有时需要运用点善意的“欺骗”,但贯穿其中的核心应当是对学生的爱,而这种爱里最不可缺的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基于功利的对于分数的追求,而是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她觉得“爱和尊重”是每一个从教者尤其是班主任教师要深入领悟的内容。

  姜萍老师说,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魅力也许就在于它力量的持久,历久弥新的教育让人感动并铭记在心。真正做好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衣带渐宽终不悔,教书育人写人生

  姜萍老师说她志愿当“好”教师。

  “春风风人,夏雨雨(yù)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她追求的是赏心悦目,追求有个性、吸引人的教学氛围,尝试做“导演”。

  三尺讲台上,她始终追求构建个性化的课堂,让学生们“吃得饱、吃得好”。作为老师,她认为应当博学多识,不一定是学富五车,但要勤积累、肯钻研,为书痴,这就是所谓“学者,教之根,理之本”。

  传道解惑间,她一直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勉自励;作为老师,她认为应当睿智干练,不一定弟子三千,但要会给方法,重严格,是教练,这就是所谓“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引导规范中,她力求深入浅出、严明公正,相信“严师出高徒”;作为老师,她做事通情达理,不一定是圣哲侠士,但她解人意,讲平等,做朋友,这就是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交流探讨时,学生发言、教师点评,交流心灵,交融情感,求真向善品美;作为老师,她注重指点迷津,不一定是高瞻远瞩,但她明方向,善启发,是向导,这就是所谓“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

  她寻求顺势而为的自然教育,因时而动的机智教育,切中肯綮的点睛教育,从而享受别有洞天的育人境界。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始终带着遗憾的艺术,为了少留遗憾,只有不懈追求。“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她的目标,所以她刻苦钻研、不断的探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衣带渐宽终不悔”,她享受着作为教师的这份快乐。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 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