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只鹅”扶贫产业养殖基地“百只鹅”扶贫产业养殖基地

  依安,享有中国白鹅之乡、中国紫花油豆角之乡、中国五色土(北方紫砂)之乡、中国芸豆之乡等美誉,是新兴崛起的“北国瓷都”。 自2016年以来,全县上下聚焦“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全面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实现了多层覆盖、交叉覆盖、全面覆盖。2019年,建档立卡户除正常土地收入外分别实现年人均产业增收828元、895元和1177元,年度同比分别为8%和31.5%。

“半亩园”扶贫产业富农增收“半亩园”扶贫产业富农增收

  实施“半亩园、一亩种薯、百只鹅、千袋菌+乡村自有特色产业”巩固提升工程。种好“半亩园”,引导建档立卡户利用房前屋后闲田隙地发展小园经济,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订单收购、电商辅助“私人定制”、县工商联同盟者商会“半亩园爱心超市”采购等形式,专购专销小院农产品。2019年带动建档立卡户9897户,种植“半亩园”6249亩,覆盖率为88.47%。落实“一亩种薯”,以春城马铃薯合作社和刘洪亮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大型马铃薯合作社托管方式,为每户建档立卡户代种1亩马铃薯种薯,建档立卡户按人头或以地折资入股500元。2019年发展“一亩种薯”1.2万亩,实现建档立卡户全覆盖,人均分红350元。养好“百只鹅”,出台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大户代养、建档立卡户自养促增收,2019年带动建档立卡户10943户,养殖大鹅88.12万只,覆盖率为97.8%。栽培“千袋菌”,以1000袋菌为基数带资入股合作社。通过代培、自栽等形式,2019年带动建档立卡户2156户,栽培197.47万袋,覆盖率为19.27%。大力发展乡村自有特色产业,各乡村围绕种植传统和区位优势着力打造“一乡多业、一村一品”,通过资金奖补和政策扶持,大力发展紫花油豆角、瓜菜、小菇娘等特色产业,推动农产品往优势上种、往特色上调;以养鹅鸡猪牛羊等为重点,推动畜牧业提档升级,实现了产业收益叠加覆盖。

红鲜椒种植基地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红鲜椒种植基地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实施光伏发电扶贫长效保障工程。坚持选好建设用地、严守行业标准、精细运维管理,投入资金10649万元,建成了总规模16兆瓦的光伏发电站45个,2018年10月27日实现全部并网发电。2019年在国家补贴政策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拨付乡镇发电收益285.1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74.05万元,采取差异化分配方式带动了47个贫困村3152户建档立卡户增收,户均增收669.6元。

马铃薯种植基地大型机械喷药马铃薯种植基地大型机械喷药

  实施金融扶贫撬动工程。严格执行免担保、基准率、县贴息、严把关等要求,坚持户借、户用、户还、户受益原则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674笔5294户1.2亿元,未出现逾期未还贷款和生产外挪用支出问题。几年来,全县帮扶责任人还为建档立卡户“众筹”产业扶贫资金2400余万元,解决了建档立卡户发展经济资金紧缺难题。

特色种植助力农民致富_看图王特色种植助力农民致富_看图王

  实施培训就业带动工程。通过鼓励创业带就业、介绍异地务工、本地企业安置、政府提供公益岗位等四种方式拓宽增收渠道。在全市率先建立“双元培育、职普融通”职教模式,向建档立卡户传授紫砂陶艺、食用菌栽培、家政服务技能,年均开展技能培训3000余人次。近几年,针对建档立卡户组织招聘会16场,介绍中小企业岗位192个,通过“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222人。为克服疫情影响,出台了《依安县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实现建档立卡人口外出就业2091人,设置公益性岗位4154个。引导建档立卡户参与电商传播员扶贫项目4407人,年人均增收102元。2018年依安县被评为全国百个“农村创业创新典型示范县”,2019年顺利通过第五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验收工作。

  实施资产收益带贫增收工程。2018-2019年累计统筹安排扶贫资产、资金8195万元,2018年收益318万元,2019年收益601万元;2018年实现带动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25元,2019年增收245元,同比增长96%。同时,依安县深入实施了“创新创业、富民富村”工程,依托乡村自有特色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户持续稳定增收。截至目前,全县共有专业合作社1099个、家庭农牧场1200个,其中股份制合作社16个,股份总额7721.5万元,在产业扶贫和带贫增收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2019年,依安县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县”。(陈丹华 田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