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一种色彩比收获的金色更激动人心。没有任何一种喜悦比稻谷满仓更令人安心满足。

  当鹤城的丰收季拉开大幕,当收割机在蓝天黑土之间轰轰作响,当灿烂的笑容挂在辛勤耕耘的农民脸上,2020年的丰收为“十三五”时期粮食稳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2017年,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中国现代化就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十三五”以来,齐齐哈尔按照要求重农抓粮,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粮食产能长期总体稳定在250亿斤以上,占全省的1/6、全国的2%以上,不断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定盘星”地位,让中国人更加坚定了“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心。

  日前,随着各大粮食收储企业开仓收粮,泰来县和平镇同和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业已准备好将堆放在社场地内的稻谷适时出售。按当前市场价格,其种植的“松粳22”和“龙阳16”品种收购价格分别达到每市斤2.0元和1.85元。眼看金黄稻谷即将变现为真金白银,所有社员内心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国家粮食收储政策发生调整,逐步从以政策性收购为主导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而消费市场对于农产品也提出了更多要求。齐齐哈尔一方面及时引导农民优化种植结构,通过田间示范对比试验,选育主力优势品种,帮助农民选品选种,提升种粮积极性,一方面则大力运用各类线上、线下渠道广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让种植和田间管理向精细化迈进,成为农民增收利器。同时,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及时发放生产者补贴和农机具等补贴,并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社等机构、组织抱团发展,增强市场话语权,全面提升农民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甚至在省内首开先河的以农业市场化服务为方向,全面升级农业生产流程,全面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证了齐齐哈尔粮食稳产的“基本盘”。

  优质、高效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回首“十三五”,齐齐哈尔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勇担粮食安全重任,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在高产稳产的基础上,聚焦品种、品质、品牌提升,并且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亩产提升的同时,齐齐哈尔粮食质量的提升,也同时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按下了“双击”键,泰来县2016年优质水稻种植面积为80万亩,截至今年已扩增至130万亩,仅增幅的这50万亩优质水稻,相比于普通稻就有13个百分点的溢价增值,折合人民币超亿元。

  五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加快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化肥、农药、除草剂施用总量每年均同比减少5%;通过开展农药包装物回收,建立回收点1873个,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农膜清理回收率达到82%;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1%、还田利用率61.1%,为粮食作物稳产提质筑牢基石。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全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加权平均含量3.34%、耕地土壤PH值基本稳定在7.16,前期耕地土壤质量下降趋势已得到有效扼制。

  藏粮于地,夯实国家粮仓根基。藏粮于技,撑起粮食安全底气。统计显示,五年来,全市围绕提高抗灾保产、促进增产、优质高效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续建高标准农田项目21万亩、56.8万亩,整体规模达到1255万亩。不断扩延耕地红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58万亩,牢牢守住了粮食安全的底线。持续提升耕种收机械化率,现已较2015年提高2.75个百分点,达到98%。推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落实科技试验示范项目2758万亩,共建县乡村三级农业示范园区1026个,2016年至2019年共开展试验示范项目4008项次,品种筛选试验10579次,增产提质示范作用显著,水稻、玉米、大豆、杂粮杂豆、瓜果蔬菜以及中草药等品种均从中受益。系统研究探索黑土地保护与修复,着力解决黑土退化问题,在克山县、龙江县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面积100万亩。加快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积极打造粤港奥大湾区优质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稳定在1400万亩,培育各类优质农产品名牌126个。建立了具有衡量农业商品化和现代化程度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市级服务试点36个,县(区)级服务试点135个,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关乎国家命运,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政之本务”。从高产到优质、从“吃得饱”到“吃得好”,齐齐哈尔以沃土和赤诚,让中国碗盛装上更多的鹤城粮。

  来源: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