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父母能完全接纳孩子的所有行为,如果有,那必然是虚伪的。矛盾和冲突是在育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情况。正确看待即可。

  有些父母特别想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做一个优秀的父母,所以他接纳孩子的绝大部分行为,甚至是接纳孩子的所有行为,但是这份接纳中也会有大部分是虚假的。表面上,他们可能会做出接纳的表示。但是内心的真实感受却不是这样的。

  我有一个好朋友,因为小时候他是单亲家庭,所以等他有了小孩之后,她就励志要做一个好妈妈,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尽量接纳。而且还给自己定了一条规定。我要做一个温柔的妈妈,他还小,我要宽容孩子做的一切事情。因为他不懂事。

  所以,当孩子做出一些违背他意愿的事情时候,他总是强忍着愤怒,从不对孩子发号施令。结果孩子照样不听他的话,每次都能把我这为朋友给气哭了。但是我这位朋友总是去试图遵循她给自己设定的温柔原则。从没有大声批评过孩子,总是表现的很宽容。

  但是,我们都知道,除了语言和行为,我们都能从一个人的神情和动作上捕捉到一些信息,这个技能孩子也有。当孩子做一些你无法接受的行为的时候。你已经很愤怒了。你虽然表现的很温柔,但是孩子也能敏感的捕捉到你的情绪。

  给大家讲个案例,大家就知道这种虚伪的接纳会让对方产生什么样的感受了。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里做客。刚一进家门,我朋友的爱人就来迎接我了。我扫了一眼鞋柜,没看见他家的拖鞋,我特别好好意思的说:换鞋吗?我朋友的爱人说:没事没事,穿鞋进来就行。但是当我真的穿鞋进了屋子之后,她马上就把我走过的地方擦了一遍。让我感觉特别不好意思。所以我不得不赶紧回去说:我还是换一下鞋吧。主人还一脸客气面带微笑的和你说:没事没事,真不用。这种接纳就让你特别难受。所以我就坚持说还是换一下吧。然后她就帮我从里屋的鞋柜里找了一双拖鞋出来。

  好不容易坐下来了。我就和我朋友开始聊天。因为我朋友是吸烟的,而且他知道我偶尔会抽烟的。所以就拿出来烟递给我了。然后我还客气的问一句:能在屋里抽吗?别抽了。我朋友说:没事没事,能抽。然后就给我把烟点着了。我朋友自己也点了一根。我两就一边抽烟一边聊。但是我就明显的感觉到:我朋友不断的瞄他老婆,很明显,抽烟这个行为在他家里是不被接纳的。

  所以整个过程我都感觉非常尴尬,要么我自己把烟灭了。要么不管我朋友继续吸烟,但是不管怎么样,我都知道这个行为是不被接纳的,虽然他嘴上说可以,没问题。但是这种行为也让我非常的难受。

  我们的孩子遇到虚假接纳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感受。同时孩子的感受还会更疑惑。父母看似宽容放纵,从不发号施令。但是却微妙的传递出不接受的暗示。当孩子接收到这种混合信息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对父母说的话表示怀疑。让孩子越来越不相信父母。让他觉得父母说的都是假的。这会使得孩子不断做出更多的试探行为,来确定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被允许的,以此来确定自己的感受。这会让他们产生很深的焦虑感,缺乏安全感。他不知道到底是允许的还是不允许的,到底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是被接纳的,因为他要通过不断的实验,从而总结出他的经验来应对以后的类似事件。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最好不要违背自己的真实感受。但是试着去扩大自己的可接纳区。同时当你真的感觉自己无法接纳孩子的行为的时候,绝不要虚假的接纳。然后当有些事情是因为你的情绪原因导致你当前无法接受孩子的行为的时候,你可以明确的告诉你的孩子:宝贝儿,不好意思,今天妈妈工作上有些烦心事,你今天不要在我身边吵闹。

  好了,既然我们都已经知道了要做真实的父母,不做虚假的接纳。那我们如何做才算真实呢?

  很简单,那就是真实的表达你自己的感受,

  同时给出你的解释,并对孩子提出希望。给孩子指出一条路。

  比如,当你的孩子穿着鞋在床上蹦来蹦去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我不喜欢你穿着鞋在床上蹦来蹦去,因为你会把我新洗的床单弄脏的,如果你想蹦的话,我可以给你穿上袜套。

  这样你就表达了你不接纳的行为,和你可接纳的行为。并不是他在床上蹦的行为让你愤怒,而是穿鞋子在床上蹦的行为让你不接纳。同时你也给了他一个选择,就是你可以穿上袜套蹦。这样的表达孩子会清晰的知道自己那些是不被接纳的,哪些是可以接纳的。

  你可以选择在床上蹦,那么请穿上袜套,如果你想穿鞋蹦,那么请在地上蹦。这样孩子的行为就可以被你接纳了。

  真实的表达你的感受,也是你最舒服的状态,你不必强忍着你的愤怒,也不必假装去喜欢,你生气了就是生气了,你不允许就是不允许。不必为了让自己显得是一个好父母就抛弃自己身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你给孩子指出的这条路一定是明确的,具体的要求,不能是含糊的,否定的。这个问题需要着重强调一下。

  你不可以说:我不喜欢你穿着鞋在床上蹦来蹦去,你给我下来。

  这样的说法,是命令,孩子是没有选择了,可能只会引起孩子的敌对和攻击,你要告诉孩子的是你能接纳的行为。而不是命令他停止你不接纳的行为。因为他下一步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所以要告诉他一个你所接纳的行为。

  两个观点,一个方法。大家要记住

  1、父母两个人再教育孩子上不必统一,而且即便是同一个人的表现也会在前后不一致,不必强求

  2、没有一个父母能完全接纳孩子的所有行为,如果有,那必然是虚伪的。冲突和矛盾是这个世界上本来就存在的东西,不必害怕。

  一个方法是:

  真实的表达你自己的感受,同时给出你的解释,并对孩子提出希望。给孩子指出一条路,一条具体的可操作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