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霞 叶鸿)“如果说检测结果是疫情防控工作的指令,那我们手里握着的就是‘信号枪’,这要求我们的检测结果必须准确,决不能发出错误的信号。”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哈尔滨妇产医院)检验科主任陈琳这样形容PCR实验室的工作。

  取样、灭活、核酸提取、基因扩增、结果研判……每一个检测流程都需要严格规范的操作。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出具准确结果,检验科开启24小时轮班、“5+2”在岗的工作模式,他们以精准、高效的检测手段,当好疫情防控“检验尖兵”,全力对抗疫情,牢牢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主心骨”身先士卒靠前指挥

  作为检验科主任的陈琳,要统筹兼顾科里的大小事,包括PCR实验室的建成,科室的工作部署、方案制定以及日常管理等工作,就算再忙再晚,她都会询问检测中遇到哪些问题,再连夜把出现的问题整理归纳。夜以继日的劳累让她的身体出现了“警告”——胆结石合并胆囊炎,然而,疼痛并没有让她退却,打着点滴安排各项工作。凭借着这份严谨和坚持,她带领的PCR实验室做到了样品24小时检测。

  2020年5月5日PCR实验室启动,作为党员的陈琳主任第一个进入实验室,连夜完成了医院自主检测的第一批标本。2021年1月份以来,随着省内外多地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不断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核酸愿检人群增多,为了满足广大市民愿检尽检的需求,1月13日起,医院试运行增加检验批次,陈琳主任和同事们也开足了马力,“进去就不知道啥时候能出来”成为他们的“常态”。增加检验批次以来,实验室人员“三班倒”轮流值守实验室,目前已完成了5万余份样品的检测。同时,科室克服人手紧张的困难,派出2人去兄弟医院支援,其余人员随时待命,准备前往各个需要他们的地方。

  “老大姐”义无反顾冲锋在前

  在标本处理区工作是最辛苦的,里面是负压实验室,又要三级防护,在里面呆的时间长了就会缺氧、疲劳、眼睛不舒服,出来后说话都有气无力。对于年轻人来说,对于体力都是一种挑战,可45岁的张艳影却坚持了下来。

  张艳影是PCR实验室里最年长的“老大姐”,可她的宝宝却只有三岁半,因为工作,照顾孩子的重任就交到了父母、公婆身上,“我年纪不小了,四位老人也都七十多岁了,我不仅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照顾他们,还要他们来照顾我和孩子。”因为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她更加坚定,“我是党员,是检验人,所做的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

  东北姑爷“晋”职“晋”责 执着坚守

  按照防疫要求,核酸采样室的护士们必须把采样试管的盖子拧得非常紧,等检验科人员收到标本再拧的时候,最多一个班次拧200~300个盖子,“我一个大老爷们儿手上都拧秃噜皮了,更不要说科室的姐妹们了!”PCR实验室小组长杜建明说。作为组长的他,除了日常检验工作以外,还需要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对核酸检测人员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定期对实验室进行自查发现问题不断整改、每日上报核酸检测数据等工作。

  杜建明是山西人,他的妻子是中医医院PCR实验室的一员,家里1岁的孩子只能拜托岳父岳母照顾。“陪孩子时间太少,挺愧疚的。”然而,他这个“东北姑爷”对山西老家亲人的愧疚更深,从去年疫情暴发到现在一直没回过家乡,爷爷去世时也没赶上见最后一面。今年准备原地过年的杜建明会一如既往坚守在岗位上,“防护服上写下的名字是责任,是担当,更是我们对打赢这场战疫的决心。”

  “95后”书写无悔青春答卷

  “欢欢啊,你下班了吗?”1月24日凌晨两点,姚佳欢接到了奶奶的电话。“嗯,奶奶,放心吧!下班了,已经准备睡觉了,您也早点休息!”挂了电话姚佳欢心里暖暖的,因为她知道不管她离家多远,不论多晚下班,总有人惦记着她。

  1996年出生的姚佳欢是PCR实验室里年纪最小的成员,一直和78岁的奶奶一起生活,她家离单位很远,如果是五点半到岗的班次,她四点就得从家走,可能三点多就要起床,要是后半夜下班的话,她就索性住在了单位。

  疫情期间高强度的工作,对于姚佳欢这样的“新兵”来说是一种考验,“生理期的时候特别难受,防护服一穿就是12个小时,感觉自己都臭臭的。”即便如此,她还是坚持下来了,像她所说的,希望用最美的青春,书写不一样的精彩。

  当一批新的咽拭子样本送入实验室,检验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检验工作。除了PCR实验室,在中心实验室、产前诊断实验室、新老门诊检验科、临检实验室、免疫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这些岗位上都有检验人忙碌工作的身影。从疫情初期至今,检验人成了离病毒最近的人,但他们没有人抱怨,也没有人掉队。“我是党员我先上!”“保证完成任务!”为了能筑起一道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检验人拼尽全力,与时间赛跑,不畏风险、迎难而上,快速、及时、准确地反馈检测结果,严把病毒检验关,为人民健康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守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