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校课程低要求,“是福是祸”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不少从普通高校考入名校的研究生反映:本科学校的课程要求低,使他们在本科时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并提升专业能力,最终导致与名校出身的同学越差越远。
熊康本科就读于河北某普通高校,学习成绩优异、满怀专业理想的她为了“能受到名师的教诲,和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
与本科学校相比,人大的平台为熊康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资源。一开始,熊康并不在意自己本科学校和人大的差距。她甚至觉得,差距反而证明了自己的努力刻苦。但她逐渐意识到,“有些东西是硬伤,跨不过去的”。
在研究方法课上,熊康被要求每周阅读几十甚至上百页的英文文献,并在课堂上发言。看着其他同学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连文献都没读完的她备受打击。课后,熊康忍不住问坐在身边的同学,却被告知他们在人大读本科时就已经习惯了这种阅读强度。
事实上,熊康的本科学校设置的专业课程通过率很高,别说阅读文献,甚至连布置作业都很少有过。期末考试有的是开卷,有的是交课程论文,即使是闭卷考试,突击复习几天也能拿到高分。现在的她开始觉得,自己越来越难融入这群“人大的亲生孩子”了。
毕业于某农林类211高校的方浩成是清华大学的直博生,在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以后,他也遇到了和熊康一样的问题。
“我在本科时有一门课最拿手,结果到了研究生时这门课几乎要垫底。”方浩成认为,这一课程应是该专业十分重要的基础课,但在大学时只是作为选修课,而且授课内容十分简单,“不用考试随便就过了”。
方浩成回忆道,本科时开卷考试很多,那时的他很高兴,觉得考试太容易了。
“当时有一位老师的课程要求严,结果学院就找到这位老师,告诉他这门课挂科率太高了,应该要求低一点,别让大家都挂了。”方浩成认为,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低,而学生就更难自我要求了。
低要求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让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轻松度过大学4年,而对于把名校设为目标的学生来讲,这样的低要求不仅导致他们基础更差,也让他们失去了“开脑洞”的能力与机会。
“我们对于有些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基础也很差,上了研究生才知道原来有些课的内容很重要。和清华本科的同学相比,我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基础好,‘脑洞’都很大。”方浩成说道。
而在某知名研究所就读心理学研究生的陈集看来,自己本科学校的有些老师都不了解自己的课程,有时“自己就把自己讲晕了”。
“由于师资缺乏,按照培养计划,有些老师不得不教一些非自己研究方向的课程。曾经遇到一位老师,讲着讲着就让我们自己看书,他说他也不太明白了。”陈集表示,或许老师们自己也很无奈,这都是普通高校的“心酸”。
猜你喜欢
- 习近平会见波兰参议长和众议长库赫钦斯基
- 评论(0) | 分享06月21号 08:51
- 佳木斯大学拿出百万资金支持创业团队
- 评论(0) | 分享06月21号 08:47
- 黑龙江省20日起考生可模拟报志愿
- 评论(0) | 分享06月20号 15:35
- 中共佳木斯市东风区委十届六次全会召开
- 评论(0) | 分享06月20号 15:33
- 王爱文参观新博会和哈洽会佳木斯市展区
- 评论(0) | 分享06月20号 13:58
- 佳木斯赫哲族文化产业展区魅力绽放
- 评论(0) | 分享06月20号 13:54
- 佳木斯市长林宽海率团会见俄罗斯及韩国客人
- 评论(0) | 分享06月20号 13:51
- 习近平抵达华沙 开始对波兰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 评论(0) | 分享06月20号 08:38
- 塞尔维亚总统为习近平举行隆重欢迎晚宴
- 评论(0) | 分享06月20号 08:36
- 佳木斯市环保局加强固体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
- 评论(0) | 分享06月19号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