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黑龙江|要闻|鲜城|旅游|美食|时尚|城市|汽车|财经|健康|教育|惠购
佳木斯

新浪黑龙江>佳木斯>民生>正文

采访抗美援朝老兵 听他讲述他的故事

2016年06月16日 13:33 佳木斯广播电视报  评论(人参与

  推开房门,一股淡淡的药香沁入心脾,温馨的房间里泛着柔和温暖的黄色灯光,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着抗美援朝大剧《三八线》。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端正地坐在沙发上,腰杆挺直,神情严肃,带着军人的风范。他,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抗美援朝老兵,87岁的于振江老先生。

抗美援朝老兵,87岁的于振江老先生抗美援朝老兵,87岁的于振江老先生

  我们的到来让他很是开心,他神采奕奕地讲述着他的故事,一点一滴,有条有理。

  于振江老人是吉林省梅河口人,1946年参军的时候他才16岁,等到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时,这个才20岁便饱经战争洗礼的小伙子已经是副排长级别了。战争伊始,于振江老人是开T-34坦克的“车长”,是在那个战争年代条件相对较好的兵种。即便如此,也随时有丧命的危险。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要途经临津江,临津江水太深,先由步兵探路,坦克紧随其后。“当时朝鲜的制空权都归美国,50年代的朝鲜没有飞机,天上飞的都是美国的飞机。下面有特务侦查,特务都藏在普通人里,被特务发现了,就会招来飞机,被飞机上的机关炮打到了就没命,机关炮有这么粗”,于振江老人用手比了一下,直径大约有三厘米。“飞机飞得特别低,带过的气流都能把草房的房顶掀翻……”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冒着生命危险,往江里铺石子、沙子,硬生生在江里铺出了一条路,标上浮标,让坦克行进。坦克目标大,危险;步兵的死亡率更高,经常是一个班十来个人出去,只有两人能活着回来。来自敌人的砖头擦着脸飞过,耳边都是枪炮的爆炸声,仿佛是死神的咆哮。

于振江老先生讲述战争经历于振江老先生讲述他的故事

  在朝鲜,很少有完整的房屋,大部分都是残垣断壁,于是,这些志愿军就和老百姓一起住在防空洞里。防空洞非常简陋,在天上根本看不出来,隐蔽性很好,所以飞机很难发现。但是,也要提防特务的勘察。特务就像是飞机的指南针,他指哪里,飞机就打哪里,精准度高,破坏性大。除却外部条件,防空洞里面也不好过,非常潮湿,没有阳光,空气中都弥漫着腐烂的气味。但是,为了活命,再恶劣的条件也要忍受。你要是白天大摇大摆地走出去,不但自己要丧命,整个防空洞的人都要为你陪葬。

  在老人的叙述中,我们知道,老人当时有一个战友,他在坦克一连,那个河南籍战友在坦克二连,俩人在战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是,在一次战役中,那个战友所开的坦克和美军坦克狭路相逢,与美军同时开炮的战友没能敌得过装备精良的美军,战友的坦克当场就炸了……他和千千万万的人民志愿军一起,为了和平,献身。

  铁骨难免柔情。这个铁骨铮铮,掷地有声的军人,在说到战友们的死亡时,表情淡然,声音平稳,但是,手上的动作多了起来,眼角的晶莹也泄露了他的情绪。几十年过去了,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可能已看淡了世事,与世无争,可每次回想起战争的经历,都是一次痛彻心扉的折磨。老人的儿子说,这么多年了,老人从来都不提他的战争经历,今天是第一次说。

  残酷冰冷的战争中也有温暖。老人回忆,善良的志愿军曾把自己珍贵的香烟递给俘虏,每人抽一口。人情不分国界,无关战争。

  战争总是伴随着离别。当时16岁的于振江和18岁的哥哥脚前脚后去当的兵,因为战争保密的需要,哥俩离家7年音信全无,老母亲以为两个儿子都丧命在战场,整日哭泣,哭瞎了眼睛。直到战争结束,这兄弟二人才相继有了消息,才得以“死而复生”,荣归故里。家里人只知道他们去当兵,可不知道,这一走,就是七年。

  老人说,能从朝鲜战场活着回来,能看到祖国一天天强大,能活到今天,自己足够幸运了。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