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老年人要注重预防脑卒中

 哈医大一院神经内科:识别中风 哈医大一院神经内科:识别中风

  本报讯(徐旭)脑卒中被称为“人类健康头号杀手”,俗称“中风”,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哈医大一院神经内科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李国忠教授提醒进入秋冬季节,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预防。

  一是秋冬时节气温气流等气象要素变化剧烈,气温偏低,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使心、脑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脑部缺血缺氧加速了血栓的形成;

  二是秋冬时节气候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容易造成体内缺水,缺水后,血液粘稠,血流减慢,还会因血容量不足造成缺血性脑中风;

  三是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性差,也很容易成为脑中风的诱发因素。因此,老年人在气候多变的秋冬季节一定要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快速识别卒中,时间就是大脑

  “中风1-2-0”将全国人民都熟知的医疗急救电话号码120作为一个可以方便记忆的中风快速识别工具。这些数字转化为三个识别中风的方法:

  1看-1张脸不对称,口角歪。

  2查-两只手臂,单侧无力,不能抬。

  0(聆)听,说话口齿不清,不明白

  如果有以上任何症状突然发生,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1看2查0听,三步识别中风,即刻拨打120。

  积极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远离脑卒中

  寒冷季节慎早锻炼

  早上气温较低,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因之一。建议大家天冷时减少晨练,最好在上午10时以后再锻炼,锻炼要以室内运动为主。

  避免强烈运动

  强烈运动易引发心脑血管供血供氧不足,大家在冷季需尽量避免激烈的运动项目,不要过度劳累。

  适量饮水

  对于患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每天适量饮水十分必要,特别是早晨起床应该饮用一大杯水,来补充夜晚的失水量。夜间睡觉前也应适度饮水。如果血糖不高,可以喝一杯温蜂蜜水,达到降低血粘度,保证血液流动通畅和润肠通便,防止便秘。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饮食上可多吃一些高纤维绿色食物,少吃油腻食物,忌烟忌酒,膳食总体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可常吃黑木耳,银耳等。血脂、胆固醇过高者,最好用植物油代替动物脂肪烹调菜肴,尤以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为好。伴有习惯性便秘者,要常吃香蕉、香瓜、荸荠、蜂蜜、蜂乳、玉米粉等食物,以利润肠通便。

  要控制情绪、防过度疲劳

  极度愤怒或紧张都可诱发脑血管病,因此,日常生活工作中,要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

  健康体检很重要

  中老年人每年至少做一次健康体检,了解自已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预防性治疗,坚决做到不吸烟、不过量饮酒,不长时间打牌和劳累;保持情绪放松、心情愉快,尤其不要参与令人激动的娱乐,避免情绪的波动和刺激。

  如何有效防治脑卒中?

  首先是对引起本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的、积极的、有效的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

  (1)对于高血压病、高血脂、房颤、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一经发现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长期的治疗和观察。

  (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肠溶阿司匹林等;对于合并房颤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凝类药物;孕龄女性应避免长期服用避孕药。

  (3)注意精神、心理卫生,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减少紧张、焦虑、抑郁情绪。

  一旦发生言语不清,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突发视力下降、失明,突发头痛、眩晕等情况应及早就医,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一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6小时内可进行有效的动静脉溶栓治疗。

  脑卒中虽然可怕,但是可防可治,秋冬季节要做好“一管一控”,“管”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酒限烟、心理平衡;“控”血压、血脂、血糖、体重。一旦发现脑卒中发病征象,“1看2查0听,三步识别中风,即刻拨打120”,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