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夫妻返乡“造梦”彩色面条闯市场

  来源:黑龙江日报

白雪冰(左)在检查面条质量。 本报记者荆天旭摄白雪冰(左)在检查面条质量。 本报记者荆天旭摄

  □本报记者贾晶

  在延寿县安山乡安山村,经常能看到一辆重庆牌照的小汽车出村进村,现在村民们已经对它很习惯了,4年前却吃惊不小。

  2015年9月,白雪冰和妻子卖掉了重庆的房子,辞去了国企的工作,带着18个月的女儿驾着这辆小汽车回到了老家延寿县。

  乡亲们不解:

  “这俩孩子怎么回事,读那么多年书不就是为了离开农村吗?”

  “城里那么好的工作不要了?做面条有什么出息?”

  小夫妻俩毅然决然,选厂址、盖厂房、进设备、招工培训……3个月后,一家生产儿童食品的“苏雪食品厂”在村里诞生了。

  如今,苏雪食品厂占地5000平方米,有标准化生产线4条,吸纳了村里三十几名妇女就业,带动了十几家农户种植绿色果蔬,吸引了5名大学生回乡就业。

  从做宝宝辅食到回乡开办食品厂

  当记者带着和乡亲们当初一样的好奇来到苏雪食品厂时,那天,白雪冰和他的团队正备战“双十一”,厂里一片“色彩缤纷”——“粉色的是火龙果面条,绿色的是菠菜的,桔色的是胡萝卜的,红色的是红甜菜根的,黄色的是南瓜的,紫色的是紫甘蓝的……”白雪冰告诉记者,“全部都是新鲜果蔬汁揉面。”五颜六色的“卡通面”从生产线里蹦落而出,车间俨然一个童话世界。

  33岁之前的人生,白雪冰和妻子过得一帆风顺:青梅竹马、考研、工作、安家重庆……宝贝女儿出生后,生活有了变化。“想让她吃到最健康的,不爱吃蔬菜我就把蔬菜榨成汁,揉到面里做成面条。”夫妻俩将对女儿的爱全部揉进了面里,面条越做越好看、好玩、好吃。不但女儿爱吃,而且吸引了周边的一些家长,纷纷求他们帮着做一些,“那段时间,我们全家老少齐上阵,还是忙不过来。”白雪冰说。

  商机来了,责任感也来了。“家长们对无添加营养食品的渴望我们感同身受。”于是,自主创业的想法诞生了,白雪冰说,“我们选择回到家乡,一是看重我们黑土地的绿色生态优势,二是回到亲人身边相互照顾,没有了后顾之忧。”

  从月入过万到和老人挤在一铺炕上住

  每个成功的创业者背后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辛酸,夫妻俩深切地体会到了。

  因为一直坚持零添加,全部用果蔬汁和面,面条成本很高,而且只用果蔬汁和面,面条很容易断。那段时间晾晒架上的面条噼里啪啦地断掉,小两口心都碎了。经过反复试验,他们掌握了面和果蔬汁的比例,干湿度掌握好,面条就保持住了筋道。

  夫妻俩去一家知名的面条设备生产厂家订制面条生产线时,向厂家说出了“除了果蔬汁其他不添加”的要求,厂家坚称:不加添加剂,就不可能生产出面条。白雪冰解释了半天,对方仍不相信,做了几十年的面条设备,还没见过哪家能做出这样的面条。

  那次经历也让他们相信选择这份事业是正确的。

  白雪冰的妻子说:“我们回乡那天就有着清晰的规划,像给自家孩子做面一样,坚持不用添加剂、防腐剂,我们要创造一个品牌,追求的是品牌的价值。”

  然而,这份初衷不被理解,还备受打击。由于产品在价格上没有优势,销路很难打开,“2016年底,好多工人看不到希望,都辞职了。我们的全部家当都投了进去,一家三口和岳父岳母挤在一铺炕上。临近春节,我俩透支了所有的信用卡,把工人的工资结清了,身上只剩200元现金。”白雪冰说。

  就在最困难的时候,有人找到了他们,愿意投资200万元。但投资人要求降低品质标准,降成本,保利润。夫妻俩一听,立马回绝了。

  从一份工作到一番事业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一片质疑声中,“苏雪”顽强地成长着。“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我们的父母,刚开始我们要辞职创业的时候,他们是一边责怪一边默默支持,现在是一边全力支持一边鼓励安慰。”

  那年春节过后,白雪冰首先找到了权威检测机构做了检测,为简洁干净的配料表做个印证,然后就开始了推销之路。从朋友圈到天猫旗舰店,从母婴商店到各大展会,“苏雪”优秀的品质立刻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销路迅速打开。订单量越来越大。工人们又回来了,厂子也活了。

  除了面条之外,他们又利用延寿大米的品牌效应做宝宝米粉、粥米、米饼,一上市就受到了欢迎。如今,苏雪食品厂已经有十六个种类的产品,60家固定的经销商。

  “我们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夫妻俩开始思考,“可不可以让乡亲们种植绿色果蔬,我们以订单的方式回收?”陆续地,有十几个农户加入了进来。为了加强企业的管理,苏雪食品厂又招聘了5名大学生,负责管理和运营团队。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常常听到夫妻二人感慨,从自己在家里做面条到标准化、现代化的生产车间,从孩子的一碗面到琳琅满目的产品,从今天的成绩到明年的计划,这一切像是一场梦,却又无比真实,“既然是做梦,不妨做得大点!”他们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