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瘦身”倒逼行政管理创新

  哈尔滨市“大处室”改革后,除特殊情况外,凡是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政府部门,全部行政审批事权都集中到各委办局专门设立的行政审批办公室。行政审批办公室实现“六个有”,即有明确职能、有事项目录、有充分授权、有配套制度、有专用印章、有精干人员。审批办主任作为本部门行政审批事务的“首席代表”,享有全权受理部门行政审批事务的“特权”。同时,每个政府部门只有一名领导分管审批工作。改革后,市政府部门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处室,由172个减 少到32个,减少了81.4%。各部门分管审批工作的领导由97个减少到32个,减少了67%。种种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审批效率。

  哈市建委行政审批办公室主任王政新告诉记者,“大处室”改革前,与建筑业相关的行政许可有11项,分布在7个处室;改革后,都集中在市建委审批办。在集中审批的同时,行政许可的要件也得到了简化,如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原来需8个要件,现在只需3个要件,其余5个要件改为通过在建委内部传递信息、无偿代办、事后监管等方式解决。改革红利立竿见影。哈尔滨市一家置业投资企业的报建人李鹏飞说:“现在,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审批只需施工图审查报告、配套费 缴费证明、中标通知书3个要件,企业还享受无偿代办服务。之前,这项审批办完大约需1个月,现在只需5个工作日即可拿到许可。”“大处室”改革成为哈尔滨 市对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又一次探索和延伸。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高效解决矛盾

  “大处室”改革后,审批处室集中负责审批,监管处室专司监管,由此改变了过去一个处室集审批与监管权力于一身,“重批轻管”甚至“只批不管”的状况。行政审批权和监管权分离,进一步加快推进了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改革后,哈尔滨市共有130多个处室剥离了审批职能,300多名工作人员离开了审批岗位,充实了监管力量。

  原有处室精简近30%,势必会有人失去领导岗位。对此,市政府充分利用这样一笔宝贵的人力资源,让他们发挥特有的知识、经验优势,于是一支督察专员的队伍应运而生。市政府赋予督察专员的主要任务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推进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评估、督促;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总体设计、路径选择的谋划、研究;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检查、督导。改革后,149名原来在处长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知识和经验的同志成为督察专员,在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推进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管方面发现问题更及时,掌握情况更准确,处理矛盾更有针对性。

  “大处室”改革实现了政府行政管理的程序再造,在此基础上,哈尔滨市进一步探索权力下放与网上经办的有效结合。哈尔滨市人社局积极推进审批服务事项向网上办事大厅集中,目前,57项业务实现了网上经办和查询。积极构建互联网+人社业务的工作模式,相继上线了社会保险业务系统及监察、劳动就业系统,搭建了基本涵盖劳动保障各业务领域的统一平台,形成了社会保障卡、12333咨询服务电话、网上公共服务大厅、自助服务一体机、基层信息服务平台等“五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信息化服务体系,使得到现场办事人数减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