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50,80,91!” 昨天(29 日),记者在 57 岁的王春艳家里看到了一柜子各种颜色各种样式的志愿者帽子。一排排铺在地上,竟铺满了大半个屋子,一共 91 顶!
黑龙江志愿者、南岗区志愿者、市消协志愿者、全国交通安全员、消防志愿者、哈尔滨无偿献血志愿者、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文明端午志愿者、冰城食安志愿者、哈尔滨老年志愿者、爱心衣橱志愿者、环保卫士、哈尔滨创城志愿者 …… 一顶顶写着各种志愿服务名目的帽子默默地记录了王春艳志愿服务的 40 年。

大家一针一线缝一下午,小区长椅换新垫
几天前,南岗泰山小区广场 9 个休息长椅和泰山社区数十个公共休息凳上都铺上了新的棉坐垫,居民们连连称赞。这是王春艳和社区志愿者们一针一线缝了一个下午完成的。像这样的随手公益,王春艳几乎每天都在做。从 18 岁那年学雷锋照顾孤寡老人开始,王春艳陆续加入 10 余个志愿者服务团队,在志愿服务这条路上一走就是 40 年。

“ 每做一次志愿服务,我都会在笔记本上记上一笔,这一记就是 8 本。做志愿服务发的工作帽我也都留着呢,一共有 91 顶。” 王春艳指着大半个屋子的志愿者工作帽对记者说。对王春艳来说,这 8 本记得满满的笔记本和 91 顶志愿者帽子就是她 40 年志愿服务的最好见证,也让我们看到了王春艳持之以恒的奉献。
邻里互助、照顾社区孤寡空巢老人、关爱老兵、关爱孤困留守儿童、给白血病儿童捐助、资助贫困大学生购买过年回家车票、义务献血 …… 平均每年王春艳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多达百余次。
虽然年纪越来越大,但她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热情却越来越高。退休前她在社区工作,退休后她又加入了市妇联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到民政局当义务调解员。
帮贫困大学生买火车票,都是 1 分 2 分攒的
10 年,20 万个矿泉水瓶,30 余名贫困大学生的回家车票。这三个数字的背后,是王春艳默默的付出。2007 年,王春艳偶然得知我省有一些外地贫困大学生因买不起车票不能回家过年,她马上加入省慈善总会 “ 爱心车票 ” 志愿服务项目,掏钱购买车票资助贫困大学生回家,这一坚持就是 10 年。
王春艳的生活并不宽裕,资助学生的一部分车票钱是她捡矿泉水瓶、奶瓶、纸壳、废报纸卖钱一点点攒出来的。“ 我随身带着袋子,走到哪儿捡到哪儿,不光矿泉水瓶,塑料奶瓶也捡,每个只能卖一两分钱。有人说我这么捡瓶子卖不了几个钱,没啥用。我不这么觉得,我觉得用捡瓶子的钱资助大学生,既环保又做了公益,一举两得,挺好的。” 王春艳笑道。

虽然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与王春艳素不相识,但当他们收到 “ 爱心车票 ” 时,能感受到来自王妈妈的温暖。10 年来,王春艳共捡了 20 多万个矿泉水瓶,资助 30 多名外地贫困大学生购买车票回家过年。她说:“ ‘爱心车票’的事儿,我会一直做下去。” 在她的带动下,现在泰山社区的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也加入了资助贫困大学生 “ 爱心车票 ” 行列。

曾一年献血 8 次,签遗体器官无偿捐赠协议
只要有志愿服务,王春艳一定报名参加。巴彦县红光乡的心安小学、建新小学、洪广小学她去了不止一次。她还组织一支志愿者队伍定期到黑龙江省社会福利院、凯峰老年公寓、祥源老年公寓、迦南安养院陪老年人聊天,给老年人理发、修脚,陪伴老人们过节,已经坚持了十多年。泰山小区的孤寡独居老人王春艳都包下了,定期去帮老人们收拾房间,平时买药,过节送时令食品。

泰山小区 84 岁的王任侠用大半天时间跟记者讲王春艳的好。2011 年王大娘的女儿因事故变成了植物人,女婿抑郁而终,外孙女刚上大学,家庭重担全压在王大娘身上。王春艳得知后主动上门,顶风冒雪帮大娘交包烧费,逢年过节送汤圆、饺子、粽子、月饼,半夜出车带老人去医院。王大娘说:“ 我家没出事儿前,我就知道王春艳是个热心肠。她百求不烦,对谁都好。那年闹水荒,我看着她拎着个塑料桶给小区里的残疾人、孤寡独居老人们挨家送水,这人可好了!”

王春艳先后获得全省优秀社区志愿者、黑龙江省优秀志愿者、哈尔滨市最美志愿者、哈尔滨市红十字志愿者、哈尔滨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志愿者等 50 多项荣誉。
2008 年她开始义务献血,最多一年献血 8 次。前两年因为年龄大不适合献血了,她就动员儿子无偿献血。2008 年她签署了眼角膜捐献协议;2015 年她又签署遗体器官无偿捐献协议。她说:“ 我年纪大了不能再献血了,但我要用其他方式坚持奉献,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