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包顿饺子,呼兰“头刀”韭菜还能吃一周

  日销6万斤,价格比去年每斤便宜两三角钱

呼兰“头刀”韭菜呼兰“头刀”韭菜
寿光韭菜寿光韭菜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春天里,一碗香喷喷的米饭配一盘韭菜炒鸡蛋,应是件惬意的事。现在,呼兰“头刀”韭菜已上市一星期,每斤比去年便宜两三毛钱。呼兰韭菜因味道鲜美受到市民喜爱,当地的种植户却尴尬了:韭菜要不上价,今年的出棚价比去年“贱”了一半。

  “头刀”比去年便宜两三角

  “呼兰‘头刀’上市了,别错过!”昨日,细雨中,香坊一处市场的菜贩们拉开了嗓门吆喝着。市民刘小姐边买菜边对记者说,呼兰韭菜味道正、韭香浓,现在吃它正是时候。菜贩大刘说,像刘小姐一样特意买呼兰“头刀”的顾客不在少数,“我的摊位每天能卖呼兰韭菜50多斤,寿光来的也就卖20斤左右。哪儿都卖不过呼兰的。”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菜市场韭菜的价格每斤在2元至2.5元之间,部分生鲜店每斤1.8元左右。一位生鲜店的销售人员称,目前卖的韭菜多数来自呼兰。

  道里某农贸市场的商户潘玉说,现在卖的呼兰韭菜是今年第一茬, “价格比去年便宜,去年一斤成捆的卖2.3元,今年2元就卖了。”

  “‘头刀’韭菜清明节开割,尝鲜期也就半个多月。眼下还能吃五六天的‘头刀’,再过一阵子,吃的就是二茬了。”潘玉告诉记者。

  “呼兰韭菜最受欢迎。市场每天批发包括寿光、呼兰等地的韭菜共计40吨。其中,呼兰韭菜占到65%,有26吨。”哈达批发市场蔬菜部的李桐桐告诉记者。

  今年本地韭菜“腹背受敌”

  昨日,一辆辆卡车在呼兰韭菜低棚的周围排着队,场面显得挺红火。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一天里有10辆卡车拉着这些韭菜进哈达批发市场,每车装五六千斤,日供应量应该是六万斤。

  “别看今年的收成不错,但是,这一车车水灵灵的‘头刀’韭菜都要不上价儿。”昨日,呼兰新兴村村主任高国忠这样回答记者。

  呼兰韭菜在2009年被国家核准登记为“地理标志”农产品,主要产自呼兰区双井街道办事处,其中新兴村和双井村是龙头。新兴村前后地加起来共有4000亩种韭菜,每亩产量达到2000斤。

  高国忠称,“清明节前后,开始收割韭菜,每斤出棚价被压到一元,比去年便宜了一半。今年,农户们没有去年看着韭菜被疯抢时的那种激动心情了。”

  作为地标产品,呼兰韭菜的种植历史有几十年了,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为何今年进入“掉价”的漩涡?

  新兴村一位种植大户认为,大棚种植难敌外地温室种植,呼兰韭菜的种植一直以低棚为主,上市期明显晚于外地菜。

  “前几年,牡丹江、齐齐哈尔、哈尔滨周边地区都新建了上万亩温室大棚种韭菜,比呼兰韭菜上市早。”李桐桐告诉记者,今年3月20日左右,齐齐哈尔的韭菜就已经进场销售了,比呼兰韭菜早了半个月,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意味着呼兰韭菜缺少了“时间上的优势”。另外,等呼兰“头刀”韭菜上市时,辽宁、山东等地的韭菜也已经进入哈市。

  一位从事蔬菜种植10余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南方,韭菜属于低成本种植,种的人越来越多,销往哈尔滨的韭菜也越来越多,对本地市场造成了冲击。

  记者从哈达批发市场了解到,目前,辽宁地区的韭菜批发价每斤1.3元左右,齐齐哈尔的价格跟本地韭菜持平,相比之下,呼兰的“头刀”韭菜似乎也缺乏了价格优势。

  链接

  让呼兰韭菜走得更远

  2009年,国家核准登记了首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双井”韭菜位列其中。

  高国忠表示,当前筹划注册“双井”韭菜商标很重要,希望以后从双井送出的每把韭菜,都缠上印着双井街道新兴村字样的绳子或标记。

  说起捆韭菜的绳子,不免让人联想到几年前区别真假“双井”韭菜的事。

  4年前,有媒体报道,区别真假“双井”韭菜的关键在于:真“双井”韭菜只用草绳捆扎,外地韭菜用塑料丝。

  4年后,“双井”韭菜不仅限于用草绳,更多的是用一根内含细铁丝的塑料红绳捆扎。记者看到,红绳上标注着绿色环保无公害字样,高国忠希望以后也能加上“双井”标志。

  “双井”韭菜施的是天然禽粪,种植地周边无污染源。“依托独特的地利位置,‘双井’韭菜味儿正又十分绿色,每年都会被相关部门随机抽取几捆做检测,检测结果都是:绿色无公害。”高国忠告诉记者。

  高国忠认为,既然南方的韭菜可以销到哈尔滨,那么,也可以完善销往南方的冷链运输环节,让辣中带甜的“双井”韭菜去往更远的地方。

  本报制图/吴瑞琪

  见习记者 陈悦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