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活报

  原标题:50年收藏近百种火车票珍贵老票让国家级博物馆“动心”

  冰城火车票藏友讲述——“时光列车”里的老票往事

费恩泉费恩泉
朱俊峰朱俊峰

  核心提示:

  从车站“肉搏”到网络抢票再到手机客户端购票,火车票可谓见证了铁路售票和验票方式的变化。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消息,电子客票将于明年在全国推广。届时,乘客或可实现“刷手机”、“刷身份证”直接进站乘车,无需换取纸质车票。这意味着,让无数乘客又爱又恨的纸质车票即将成为历史。

  实习生杨程越生活报记者周际娜文

  生活报记者张涛摄

  一张小小的火车票,不仅串联起始发站和目的地,也连接着过去和现在。在哈尔滨,有这样一群火车票藏友,他们珍藏的车票样式纷繁,时间横跨半个多世纪,有些珍贵的车票全国罕见,甚至连国家级博物馆的副馆长都艳羡不已……

  26日,生活报记者采访了两位冰城火车票藏友,带你感受这些老车票背后的岁月变

  50年收藏近百种火车票

  分分钟带你穿越到过去

  “当年的硬板票分横版和竖版,车票底纹也不同,有带党徽的,有带路徽的,还有五星和路徽变换排列的……”26日傍晚,在哈尔滨铁路局门前的台阶上,73岁的火车票藏友费恩泉捧着两本厚厚的集票册,向记者认真地介绍着他的藏品。

  费恩泉是铁路退休职工,一家三代都是铁路人。50多年来他收藏了近百种不同时期的火车票,从硬板票、软纸票、磁介质车票一路收藏到二维码车票、实名制车票,打开他的集票册就像踏上了“时光列车”,分分钟带你穿越到过去。

  “我对车票有感情,不想让这段历史白白流逝,想要留点儿念想。”费恩泉告诉记者,他收藏的第一张票是1966年从沈阳到大连的“革命师生乘车证”,当时是一位同学送给他的,他预感到这张车票会很珍贵,也因此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收藏之路。除了普通客票,他手上还有大多数人难得一见的军换票、国际列车公免票、旅游专列代用票、铁路内部职工公免票等,不仅样式颇多,而且年代感十足。

  据费老介绍,当年的第一代硬板票,印一道杠代表普快列车,两道杠代表特快列车,车票颜色也挺有讲究,“浅红色的是硬座车票,浅蓝色的是软座车票,浅绿色的是简易车票,橙黄色的是棚车车票”。记者注意到,他不仅将这些老票分门别类排列好,旁边还配了段文字说明。有些是他上网查的,有些则是专门向客运处的老同事请教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