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活报

  原标题:

  山寨救护车引发思考:

  冰城非急救转运空白亟待填补

  “这两台救护车是不是山寨的?”后续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的正规救护车哈尔滨市急救中心的正规救护车

  文/摄生活报记者赵政府

  人身体出现紧急情况时,需要120救护车急救;有些患者虽然可以出院了,但还是需要救护车拉运回家继续疗养。然而,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是,120急救中心车辆和人员有限,只运送院前急救患者,而市民所需求的院后非急救转运市场出现空白,这也导致几十台山寨、黑救护车充斥市场。这些山寨救护车缺乏监管,良莠不齐,市民很难辨认。近日,生活报连续关注了“这两台救护车是不是山寨的?”的报道,引起很大反响。业内人士建议,把国内多个城市已经搭建起来的非急救转运平台模式引进哈尔滨,规范院后非急救市场,一方面能够减轻急救中心压力,一方面能满足市民的健康需求。

  现状

  车和人员数量都不够经常连轴转

  随着城区的扩张和市民健康需求增加,哈尔滨市急救中心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目前,哈尔滨市急救中心承担着哈尔滨市区475万人口的日常院前急救、转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型事故医疗救援,重大活动、赛事医疗保健等任务。

  按照2018年发布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每5万人口配1辆急救车,至少有1辆急救指挥车。按此标准计算,哈尔滨市应配备95辆急救车。记者了解到,哈尔滨市急救中心的急救车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个数字,虽然申请增加了车辆,但是也有退役的,能日常随时出车的也就是70多辆,包括设在哈市各医疗机构的十余个急救站的车辆。

  除了车辆略有不足外,人员配备也有缺口。按照每车司机、担架、医护人员共4人配备计算,70辆车至少需要280人,但是该中心目前仅有100多人。120每天要接四五百个电话,出车300台次,人员经常“连轴转”。

  “以前每天三班倒,刚改成四班倒,否则更没人愿意干了。”哈尔滨急救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医务人员尤其是女医务人员更辛苦,无论有多特殊的情况,都得坚持出勤,甚至一直在车上等待指令,确保立即参加下一次急救。由于承受不了高强度的劳动和倒班,一部分人离职了。所以,他们经常发布招聘信息。

  出院120不派车患者只能找黑救护车

  由于哈尔滨急救中心院前急救人员有缺口,只给需要急救的患者派急救车和医务人员,无法满足院后转运需求,那些“躺着出院”等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家属只能找山寨救护车甚至是黑救护车。

  “我妈要出院,刚给120打过电话,不给我出车,告诉我在医院里找找大夫或者护士。”看到生活报关于救护车的系列报道后,平房区的陈先生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家的老人从平房区的242医院出院,想回家继续疗养一段时间。家属说虽然病好差不多了,但还想让120车送下,比较放心。尤其是上楼,没有担架只能靠人背,怕老人受不了,可120却不给送。没办法,就找了一张护送的卡片,约了一台私家车改装的救护车,把老人送到友协大街的家里,花了300元。“我也听说过,有黑救护车半路把老人扔道上坐地涨价的情况,但是想找正规的车却没有。”陈先生对此非常无奈。

  哈尔滨市民苑先生告诉记者,他母亲去年要从哈医大一院转到省中医大二院继续康复治疗。他拨打了120电话也没给出车,让苑先生找医生帮着想办法。经过护士指点,到医院电梯里果真找到一张卡片。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260元价格成交。

  网友“梦溪”留言称:我5年前做了腰部手术,出院回家就是坐的私人救护车,简陋得连个呼吸机等设备也没有。不过说实话,像我们这样的手术病人出院回家是个问题,因为不能站立和坐着,坐不了出租车,没办法只能雇私人救护车。

  根据市民反映的情况,13日下午记者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在电话里,接线员明确表示,他们只负责急诊急救送医,转院、出院他们不负责。

  哈市有几十台黑救护车业务很忙

  大量出院患者需要救护车运送,这也忙坏了山寨救护车和黑救护车。日前,记者在一家医院采访中发现,一辆车牌为黑LT52**的江淮面包正在住院处门口,准备运送出院患者。从外观看,这辆车和私家车无异,但是车内的座椅经过了改装,座椅安放到了车两侧,中间放着一副担架。随后车主递给记者一张名片。名片显示:“车内配有担架、输液架、氧气瓶,并可根据患者要求配备随行医生、护士。”

  在哈尔滨市多家医院周边,均有黑救护车在揽活。一台运送出院患者的面包车车主表示,他常年在医院送患者出院,能给患者抬上楼,“这活,正规120不干,我们正好有了市场,每天市区得有四五个活,长途就要提前几个小时预订,市区也得提前1小时打电话。”在香坊区一家医院的停车场一个角落里,还停放着一辆浙J396**牌照的面包车,车里的座椅也经过改装,中间放了一副担架。一辆外地牌照山寨救护车的司机告诉记者,他们常年在哈尔滨运送患者,由于订车的人多,需要提前和车主预订。

  采访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哈尔滨运营的有两三家外地“救护车”公司,加起来近20辆车,再加上盘踞在各医院的黑救护车,有几十辆。

  建议

  设非急救呼叫平台严打黑救护车

  正规120出院不拉,只能选择山寨救护车或者黑救护车。近年来,多次出现漫天要价、半路涨价、转卖甚至给患者扔半道的情况。记者从哈市卫健委了解到,哈尔滨市还未开放院后非急救转运市场,目前正在探索中。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哈市应该由卫健部门牵头,建立院后非急救平台,或者由社会力量建立非急救平台,设立呼叫号码;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把有资质、有能力的山寨救护车公司统一招标管起来,对随车人员进行培训,持证上岗;经过价格备案以后,严格按照计价里程数来计算价格,并在车上进行公示;统一车辆外观,在车上安装GPS和实时监控系统,呼叫平台可以24小时监控服务状况;给车辆和车内人员,包括运送的患者交纳商业保险;对那些未纳入管理的山寨救护车和黑救护车,卫健委联合公安、交警等部门进行打击。

  网友“茗茶”留言称,既然患者需要特殊车辆做院后转运服务,有关部门就应该因势利导完善这一刚性需求的行业。同时对那些拒绝接受监管,继续从事“山寨救护车”的要依法清理取缔。

  借鉴

  国内多地开通非急救患者转运服务

  在中国政府网“知民愿·留言回复”栏目中,2018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答网民关于“‘黑’救护车活跃,院前急救、院后转运需加强规范管理”的留言中指出,为规范非急救患者转运工作,践行“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满足群众多层次、差异化的健康需求,努力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我委鼓励各地对非急救转运工作开展积极探索。

  院后非急救有市场需求,该怎么办?上海市也曾出现过院后非急救患者转运市场混乱的情况。为此,2018年上海市“120”调度中心专门开通了“962120”康复出院专线,单独受理和调派送回家专用车辆,在业务受理与车辆调度上实现了与急救业务的剥离。

  南京市于去年8月正式启动了非急救患者转运社会化服务工作,由南京长客非急救转运服务有限公司承担相关工作。已投入首批20辆“南京市非急救转运服务车”。非急救转运公司按120急救中心标准建立了24小时调度中心,并开通了非急救患者转运呼叫专线“962120”。

  常熟市、张家港市等地也实施了市场化运作非急救转运服务。而苏州市急救中心120急救调度实现了分级化,非急救转运可网约“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