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ZAKER 哈尔滨

  原标题:这里是医院,也是“乐园”,脑瘫、孤独症孩子在这儿重拾健康快乐

  ZAKER 哈尔滨记者 刘菊 文 / 摄 / 视频拍摄制作

  随着医疗技术、检查手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有孤独症、脑瘫、发育迟缓、运动障碍等问题的儿童发现率也越来越高。为此,今年 7 月,哈市四院建立了儿童康复中心,对来康复的孩子们来说,这就是个 “ 乐园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医生和患者,听他们讲了一些面对疾病曾走过的弯路。

  以为孩子 “ 贵人语迟 ”,2 岁才发现是孤独症

  在康复中心,今年 7 岁的乐乐(化名)正在进行康复训练。乐乐的妈妈告诉记者:“ 乐乐 1 岁时,还不会说话,我们都有点担心,但家里的老人都说贵人语迟,所以也没当回事。可是到她 2 岁时,连妈妈都不会叫,和她说话她看都不看你一眼。” 那时,乐乐的父母终于意识到孩子有点 “ 不对劲 ”。赶紧带她到医院检查,医生确诊乐乐患有孤独症,建议她赶紧进行康复训练。

  乐乐妈妈起初大受打击:“ 我们当时都不知道什么事孤独症,只知道带孩子出门,她都没办法和别的小朋友玩,看到想要的直接就抢过来。不开心了还会动手打人,甚至把我脸都挠破了,其他小朋友的父母都让孩子远离乐乐。”

  康复路一走就是 5 年,乐乐开始融入社会了

  经过医生的讲解,乐乐妈妈认识了孤独症,她说:“ 乐乐是有沟通障碍,但她活在社会里,我不希望她在这个社会中孤零零的。医生说孤独症最好的康复年龄是 2-4 岁,我就和他爸爸开始‘轮班’制度。” 两个人轮流带孩子到家附近的康复中心训练,一坚持就是 3 年。后因康复中心搬家,乐乐一家又来到了相对更近的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康复科。康复科医生刘阳给乐乐进行科学、系统的检查与测评后,为她制定了一系列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又经过 2 年的认知、感觉统合失调、语言发育障碍等训练,乐乐已经学会表达自己。

  现在,乐乐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在和小伙伴一起玩时,会说:“ 我想和你玩。” 在课堂上也能跟着老师学习,偶尔会 “ 溜号 ”,但不会影响课堂。看到孩子能融入社会,乐乐的妈妈也非常开心地说:“ 其实我们发现问题都有些晚了,但还好没耽误带孩子看病并想办法康复,不然也看不到融入社会的乐乐。”

  医生建议:儿童康复要避免弯路

  刘阳介绍,对于儿童康复训练,很多家长都存在误区,一是不明白孩子生病了,比如孤独症,乐乐患病后,家里人甚至不知道还有这个病,就用说话晚来解释,差点耽误了孩子。还有一个就是坚持,开始容易,坚持难,有一些父母会选择放弃。好在乐乐的父母非常有健康意识,一直几年如一日的,每天为她进行至少 3 个小时的康复。

  刘阳告诉记者:“ 前段时间,有一个 5 岁男孩,也是孤独症患者,家人以为孩子太内向了,甚至不太带他出门。后来家人听说孤独症,感觉和孩子很像,才想到带他到医院检查,并且做康复。我给他们讲了很多康复知识,家长还懊悔,直拍大腿说早点来好了。这个孩子的康复效果就不太好,因此他的家长都有点放弃做康复了,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刘阳建议广大家长,对孩子的任何情况都应该重视,一旦孩子出现整天哭闹、不睡,喂养困难,头、下颌、四肢频繁抖动;三个月俯卧位不能抬头(头部离床)、不能翻身;五个月俯卧时前臂不能支撑身体;七个月不能发 “ 爸、妈 ” 音;视听反应差,眼神呆滞等情况,一定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疾病后,在最适合的年纪干预。家长的一个决定,真的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