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发展引领和支撑能力

  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对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作用,加大投资力度,加快补齐短板,实施一批拉动效果好、承载能力强、技术先进的重大项目,构建交通、水利、城镇、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网络,增强对经济发展引领和支撑能力。

  第一章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挖掘和发挥交通运输网络的先导作用,构筑以哈尔滨为枢纽,各种运输方式紧密衔接、广泛覆盖、快速通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加快快速铁路网和沿边铁路建设,打造“一轴两环一边”铁路网主骨架。提升“绥满铁路轴”运输能力。建成哈牡、哈佳、牡佳快速铁路,形成“哈牡鸡七双佳哈”快速铁路东环线,力争建成“哈大齐北绥哈”铁路西环线,实现快速铁路覆盖全省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启动黑河经呼玛至韩家园子、黑河经逊克至乌伊岭、饶河至创业等沿边铁路外环线建设。加快推进一批既有线电化改造项目,建设一批支线铁路,扩大铁路服务范围。推进铁路枢纽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哈尔滨火车站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强点线协调能力。到2020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力争达到7500公里以上,县级城市通达率达到75%,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均达到50%以上。

  专栏28铁路重点项目

  公路。进一步完善公路网,在巩固高速公路基础上,重点向县乡和村级公路延伸。加快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及改造,推进地方高速公路建设,打通普通国省道“梗阻段”和“断头路”,实现“县县通”高等级公路,形成“一圈一边多线”为主的公路网。推动实施宾县、五常、肇东、兰西、巴彦、宾县的哈尔滨都市圈环线和绥化至大庆等地方高速公路项目,使高速公路覆盖20万人口以上城市。提升普通国省道技术等级,打造沿边高等级公路走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高通达深度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设综合客运枢纽,实现公交、公路、铁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完善地市级、县级公路客货运输站场建设。到2020年,全省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7.5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5000公里,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65%以上。

  民航。分步骤、分梯队推进机场项目建设,完善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新建一批支线机场,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以打造面向东北亚门户机场为重点,完成哈尔滨枢纽机场提档升级,适时启动第二跑道建设。实施干线机场升级改造和搬迁工程,在亚布力等重点旅游景区、重要城市、口岸节点新建和谋划一批支线机场。抓住国家低空开放政策机遇,在全省布局建设和改造一批通用机场,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到2020年,基本形成规模适当、干支结合、疏密相宜、功能完善的机场布局体系,全省机场数量争取超过14个,航空服务覆盖全省90%左右人口。

  航运。加快推进松花江7个梯级航电枢纽开发,结合“三江连通”骨干工程建设悦来航电枢纽,采取PPP模式启动依兰等6个航电枢纽建设。推进航道整治,加强黑龙江、松花江等高等级航道建设,适度开发库区航道。推进哈尔滨、佳木斯等港口工程建设,提高港口技术装备水平和通过能力。到2020年,高等级航道达标率达到86%,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超过2500万吨。

  专栏31航运重点项目

  第二章继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重大水利工程,推进全省水利设施现代化进程。加强引调水工程和大中型水库工程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开工建设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连通”骨干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建成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三江治理”工程、三江平原14个灌区工程、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等工程,基本建成奋斗水库、阁山水库等大型水库工程和一批中型水库。继续推进鸡西、七台河等城市水源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农村剩余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到2020年,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34%,新增供水能力20亿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90%。

  专栏32重大水利工程

  实施江河治理工程,完成大江大河干流、胖头泡蓄滞洪区和呼兰河等主要支流治理,增强抗灾减灾能力。到2020年,全省大江大河干流堤防达到20至100年一遇防洪标准,42条主要支流和293条重要中小河流达到10至30年一遇防洪标准。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涝区治理及水土保持工程,重点大中型涝区达到5至10年一遇除涝标准。加强沿江城市防洪能力建设,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到2020年,哈尔滨市主城区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重点防洪城市主城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中等城市及城镇防洪标准达到30至50年一遇。

  专栏33水利防灾减灾重点工程

  加大“两大平原”灌区建设与配套节水改造力度,推进节水农业,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加快建设三江平原灌区、松花江干流沿岸灌区,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等工程。大力实施地表水置换地下水,优化全省灌溉布局,调整用水结构。到2020年,全省地表水与地下水灌溉面积比例由1:2调整为2:1,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新增旱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0万亩。

  专栏34灌区建设重点工程

  第三章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功能

  加快供水管网建设及改造,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和质量,到2020年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7%,实现供水普及率和水质双达标。建设热电联产和大型锅炉集中供热相结合的供热体系,到2020年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1400万平方米,改造城市老旧供热管网2000公里,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7%。建设省级天然气骨干管网,规划建设燃气管网2047公里,新建加气站120座,扩大居民、商业、交通等领域用气,到2020年新增燃气用户100万户,燃气普及率达到92%。推进哈尔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建成地下综合管廊65公里。

  加快发展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推动形成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网络。新建改造道路2562公里,新建桥梁50座、地铁42.5公里、停车泊位34万个,城市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加快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建成2个海绵城市、6个海绵城区、9个海绵片区,有效缓解城市内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