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法定供暖时间为当年10月20日至次年4月20日,然而,从10月初开始,气温日渐变冷,而且早晚温差大,在供暖期前的这段时间,居民室内寒冷难耐,虽然哈市部分集中供热的小区提前供暖有了热乎气,可大多数市民还在靠着电暖气等电暖设备御寒。对此,哈市市民纷纷表示,希望可以调整冬季供暖时间,让市民不再受寒潮之苦。

  现状供暖期前后感冒疾病高发 电暖设备热效低存隐患

  目前,哈尔滨供暖期为当年10月20日至次年4月20日,供暖时间为6个月。起止日期都是根据法定时间,而供暖期前后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室温较低,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现行供暖制度不适应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的需要。因供暖期前后无暖气,室内温度低,不少居民由于寒冷而导致感冒,成为疾病的高发期,由此带来大量医药支出及社会成本。

  因供暖前后室内寒冷,只能用电暖设备,而电暖设备不仅热效率较低又存在安全隐患。家庭、单位和公共场所在供暖期前后由于寒冷,大量使用电炉、电热器、空调等,使用电负荷大增,容易火灾事故,同时超额电费也高于正常供暖费用。

  供暖期前后,因早晚温差大,室内温度较低,很多老年人不得已去南方过冬,形成“候鸟”老人现象。有条件的老人都去南方过冬消费,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老人在南方过冬,儿女必然在假期前往陪伴,这种因气候引起的异地消费现象或多或少地影响本地的经济。由此可见,现在执行的冬季供暖的政策与人们耐寒力和生活水平需求明显不适应,急需修改和完善。

  调查供暖期前后室内冷太难熬 市民热盼根据天气情况调整供暖时间

  近几年,我省多个地区都在陆续提前供热,双鸭山10月1日正式供热,鸡西、大庆市分别于10月5日、10日正式供热,深得居民认可。按照相关规定,哈尔滨应该到10月20日才正式供暖,虽然个别热企提前暖炉供热,但大多数小区的居民家中只有到了10月20日才能有热乎气。个别热企也会因锅炉故障、爆管等原因导致推迟供热。在供暖初期,供热投诉量居高不下。究其原因,热企没有打好提前量,没有运用充足的时间对设备进行检修及热态试运行。

  “一进入十月份,在屋子里呆着是相当煎熬,尤其是供暖前的一个星期里,屋里冻得人直哆嗦,就盼望着供暖时间能提前。”市民杨先生说。每到10月中下旬,供暖就会成为舆论的焦点。在2016年10月中旬,很多市民都会纷纷给本报打来电话询问,期待着能否会提前供暖。记者调查发现,在供暖前为了御寒,有的市民拿出了电暖气,有的用上了电褥子,有的在家穿着棉衣。市民杨先生称,哈市每年都会按照法定时间供暖,但近些年天气寒冷的较快,而且市民普遍对舒适性的要求较高,希望可以按天气的实际情况提前供暖。

  委员建议

  省政协委员初景国认为,近些年极端天气多发,有时没到供热日期,室内寒冷难耐,居民希望提前送暖愿望强烈。建议我省各市县应根据天气变化适当调整冬季供热时间,摒弃固化的供热时间,加大时间弹性,既有基本供热日期,更要从实际寒冷程度出发,让供热日期更加灵活和市场化。让冬季供热暖屋、暖身而“暖心”。

  省政协委员于茀认为,哈尔滨市现行冬季供暖开始时间是每年的10月20日。但是,从近几年来的10月中旬天气情况来看,实际上气温是比较低的。以2016年10月中旬气温为例,10月11日的气温为3—14℃,10月12日的气温为2—14℃,10月13日的气温为2—13℃,10月14日的气温为1—13℃,10月15日的气温为1—12℃,10月16日气温为0—12℃,10月17日气温为0—12℃,10月18日气温为-1—12℃,10月19日气温为0—11℃,10月20日气温为-1—11℃。从这十天的气温情况看,气温是比较低的,室内已经很冷了。现在哈尔滨市是每年10月20日开始开栓供热,开栓以后,整个系统要运行3—5天才能平稳。所以,10月20日开始供热还是有些晚。建议将每年供暖时间由现行的10月20日改为10月10日。

  九三学社省委政协委员认为,黑龙江省位于我国最北端,是全国最早进入冬季的省份之一,由于我省的地域原因,每年从9月中旬开始,提前逐渐变冷,而且早晚温差大,所以每年9月末到供暖期这段时间,让老百姓的生活很难熬。天气是变化无常的,应该根据天气的变化而制定供暖期,不应该继续遵循固定的时间模式供暖,建议每年按天气的实际情况安排供暖时间,如果天气提前降温,供热企业也应适当提前供暖,确保夜间室内温度达到18度。第二年春季,如果天气提前升温,则提前停热,如果4月底天气依然寒冷,则应继续超长供热。而由于提前或延长供暖期所产生的热费,在下一个供暖收费期进行多退少补。这样安排供暖会更人性化。

  民盟省委政协委员建议,我省应该延长供暖期一个月。建议冬季取暖时间由原来的6个月延长至7个月。供暖时间从10月1日左右试压点火,根据“寒流”入侵,气温下降程度,开始适度供暖——进行微供暖或适度供暖,到次年4月30日以后停暖,使室内不再寒冷,从而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提升本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记者 王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