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哈市将按照减玉米、增水稻、增大豆、增果菜和经济作物、增饲料作物“一减四增”进行农业结构调整,随着春耕大幕的拉开,哈市各地已经开始加快推进。记者连日深入春耕一线,对哈市农业结构调整进行深入采访。

  临时收储政策取消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记者日前从哈尔滨市春耕生产暨种植业结构调整(双城)现场会上获悉,今年全市计划玉米面积减少314万亩,水稻增加42万亩,大豆增加46万亩,蔬菜、马铃薯增加69万亩,经济作物增加68万亩,饲草饲料增加48万亩。

  其中,“一减”颇为引人注目。记者从哈市农委种植业管理处了解到,哈市去年的玉米种植面积为1864万亩,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4%。今年计划减少面积314万亩,而这背后与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密不可分。今年国家将对东北四省区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也就是说,今年玉米新粮上市将由市场定价,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各类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形成购销主体和多渠道流通的市场新格局。

  对于这一举措,在哈尔滨市春耕生产暨种植业结构调整(双城)现场会上,哈市相关负责人就曾表示,哈市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领域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农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哈市将加大重点区域结构调整力度。将以松花江沿岸区县(市)“旱改水”为重点,扩大优质水稻面积;以“一圈两带”蔬菜产业带为重点,做大做强道里、阿城、双城、五常等蔬菜标准化基地,2016年设施蔬菜基地新增14个,达到66个;露地菜基地新增13个,达到71个;总数达到137个,比上年增加25%。将以双城、依兰、阿城、巴彦、宾县为重点,扩大杂粮杂豆种植面积;以尚志、依兰、方正、延寿、通河、阿城、宾县为主,加大食用菌、小浆果、坚果、中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和林下经济的发展力度;将以哈肇路、哈同路为重点,减少玉米面积,增加大豆面积,例如巴彦、宾县、依兰传统大豆大县分别恢复大豆面积50万亩以上,哈肇路、哈同路两边玉米面积就会自然减少;将以哈五路、102国道为重点,减少玉米面积,增加两瓜等经济作物面积;将以长江路为重点,打造阿勒楚喀采摘园、红星湖、金龙山、松峰山、金上京博物馆、动物园、西泉眼水库、玉泉狩猎场都市休闲旅游观光带和阿什河有机稻米产业带。

  结构调整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助农增收

  形势越严峻,越要种好地。对于如何遏制农民收入下降,哈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哈市应在找市场上下功夫,要在结构调整上做文章,要在提高品质、标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上找出路,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通过市场、结构调整、提高品质来实现卖个好价钱,实现农民增收。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哈市以农业为主的12区县已经行动起来,因地制宜地进行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收。

  日前,记者来到双城区青贮玉米栽培现场,记者看到大型的农业机械正在田间播种。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块地以前种植的是玉米,今年根据区里要求,这里改种青贮玉米。”该区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将比上年减少64万亩。该区农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确定了减玉米、增杂粮、增蔬菜、增饲草饲料、增经济作物、增水稻的调整方略。首先围绕区域内龙头企业的加工原料需求,进行调整;其次,推进标准化饲料基地建设,实现以养定种、种养结合;另外,还会选择种植市场销售顺畅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如水稻、杂粮等。”

  3月末,记者曾跟随哈市农委工作人员一同下乡采访。在通河县三站乡洪胜村的一处土地上,记者看到一辆挖坑机正在作业,短短一分钟内机器就破开冻土层,挖出两个40公分的深坑。该村宏伟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块地我们合作社原来种植玉米,今年县里农业结构调整,鼓励我们种植经济作物,这块地将种植平欧大榛子,为此我们还特意买了这台机器。”

  通河县农业局姜贵文对记者说:“从去年秋收后,我们开始进行调整,选定方向,除适度减少种植玉米和将水稻种植调“绿”调优外,开始引导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种植蓝莓、芦笋、榛子等经济作物。对于种植榛子和蓝莓的种植户,我们还给予一定的补贴。此外,我们更是帮助他们找到市场,避免了种植后的销路问题。”

  据了解,为支持结构调整,哈市各地分别提出了扶持意见,如依兰支持发展中药材3万亩,利用风电过剩发展冬季设施蔬菜生产;木兰对合作社调结构在周转金上予以支持;巴彦对旱改水大棚建设、打井、电力、修渠、土地平整全部支持,对马铃薯在喷灌设备上予以支持。

  新型农业主体带头个体农民随后跟进

  哈市农委种植业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价格放开,玉米销售价格可能下降,就会出现玉米销路难。虽然全市玉米面积减少314万亩,但是剩余的1549万亩玉米,仍占全市农作物面积的一半,总产量在200亿斤左右,按照目前玉米预期市场价格每斤0.75元计算,全市种玉米减收50亿元,农民人均减收1000元,占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的7.5%。所以预计今年农民种玉米的收入下降,农民增收的压力会加大。

  通过调查走访,记者也了解到,农业结构调整也面临一些棘手难题。首先,哈市部分农民对于国家及地方政策不甚了解,仍在持观望态度,同时许多农民市场观念淡薄,对市场了解不够,适应不了市场需要,在调结构当中不知道该如何调整。其次,调整种植结构最为关键的是,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大部分农民仍面临“会种不会卖”的尴尬境地,因此如何找市场、找销路也成了一大难题。面对消费市场愈发苛刻的现实,哈市农民种植农产品标准参差不齐,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因为缺少认证溯源体系、物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等,使得哈市农民的农产品很难走得更远。”

  如何解决当下所面临的问题?“哈市应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商品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哈市发展研究中心调研员唐健春表示:“合理利用资源,农林牧渔协调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受资金、资源、市场、技术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土地资源属不再生资源,农业结构调整对自然资源要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既注重经济、社会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应树立大农业观念,做到农林牧渔业协调发展,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她对记者说:“目前,应让新型农业主体如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带头进行种植结构调整,通过他们的引领带动,让个体农民看到实打实的效益。”

  她还建议,应发展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有效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应搞好龙头企业建设,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创建品牌,占领市场。(作者:李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