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全国高考已经徐徐落幕,考生和家长一度紧张的情绪也随之放松起来。填报志愿、毕业旅行、做兼职、考驾照等活动,都成为广大考生考后生活的主题...
然而,每年高考后总有诈骗分子利用这些设局诈骗。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提醒广大考生、家长谨防所谓的“分不够、钱来凑”“内部指标”“虚假查分网址”“留学零中介费”“驾考包过”等骗局,请广大考生、家长注意防范。
骗局一:以高考为由头的木马网站、APP诈骗
不法分子根据家长填写的个人信息进行精准诈骗,向考生和家长发送带有木马的虚假查分网址,点击后木马程序便植入手机,获取关联银行卡帐号、密码等信息,使受害者蒙受经济损失。此外,不法分子还制作假冒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手机APP,下载注册后会私自发送短信、屏蔽回执信息、获取手机中的隐私信息等。
举报中心提醒:切勿轻易点击陌生号码发送的网址链接。考生成绩、志愿填报、录取信息查询需登录生源地招生考试信息官方网站,切勿轻易将考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重要身份信息交予他人;切勿在论坛、非安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所谓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APP。
骗局二:志愿填报咨询诈骗
不法分子冒用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高校名义组织高考志愿填报现场咨询、辅导活动;或仿冒官方网站开展网上咨询、辅导,号称“专家指导”“保准包录”,收取高额咨询费、辅导费。这些骗局令考生家庭遭受经济损失,甚至误导考生丧失正常录取机会。
举报中心提醒:志愿填报咨询一定要认清主办机构,提高警惕,有关高考的政策解读及信息发布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查询核实。
骗局三:利用虚假招生网站诈骗
在高考录取阶段,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钓鱼网站进行虚假宣传,编造可让达“二本”分数线的考生被重点院校录取、让达专科分数线的考生被本科院校录取等谎言,并伪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通过索取活动经费、好处费,甚至是学杂费等名目实施诈骗。
举报中心提醒:经教育部批准的高等院校官方网站域名后缀大多为“edu.cn”,请家长和考生仔细分辨,不要轻信所谓的花钱上学、花钱免考等“捷径”。
推荐阅读:
黑龙江省2017年高考文化课成绩1分段统计表(不含照顾政策分) [理工类]
黑龙江省2017年高考文化课成绩1分段统计表(不含照顾政策分) [文史类]
黑龙江省2017年高考文化课成绩1分段统计表(不含照顾政策分) [艺术(理)]
黑龙江省2017年高考文化课成绩1分段统计表(不含照顾政策分) [艺术(文)]
黑龙江省2017年高考文化课成绩1分段统计表(不含照顾政策分) [体育(理)]
黑龙江省2017年高考文化课成绩1分段统计表(不含照顾政策分) [体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