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晚报

  原标题:微量元素检测被叫停!家长心里总没底?听听哈医大专家怎么说……

  “宝宝头发又黄又稀,还有枕秃,用不用做微量元素,看缺不缺钙?”即便国家叫停微量元素检查五年之久,但一些家长坦言,没少给孩子做微量元素检测,主要原因是觉是孩子吃饭不好。不少家长则是担心孩子缺微量元素而主动要求检查。甚至很多母婴产品店还以免费微量元素检测的名义售卖保健品。

  针对家长们对于微量元素的共性问题,哈医大一院药学部儿科临床药师赵爽进行了详细解答。

  01

  微量元素是什么?

  简单来说,宝宝的生长发育主要依赖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这三大主要营养元素。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占比很小(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微量元素。如:人体必需的铁、锌、铜、碘、硒等14种人体必须的元素,以及铅、汞、砷、铬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国内“微量元素”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钙、锌、铜、镁、铁(其中钙与镁是宏量元素,即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因为这些常量元素与人体的健康关系非常紧密,所以做微量元素检测时也会一并检验。)

  02

  微量元素检测到底靠不靠谱?

  其实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早在 2013 年就已叫停微量元素检测,并规定,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 6 个月以下婴儿。

  这项检查叫停的根本原因在于:

  对于微量元素的检验并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标准,国际上目前并没有公认的权威检测方法,也没有一个比较可靠的正常值范围。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不是均匀分布的,有的元素在血液中含量很少。比如,身体中的钙99%沉着于骨骼和牙齿,剩余的1%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血清钙水平不代表骨骼内钙质水平;60%的锌储存在肌肉中,30%储存在骨骼中,血液中含量很少,不到总锌量的0.5%。通过验血判断全身锌元素的营养状况同样是不准确的。

  影响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的因素很多。目前常见的检测微量元素的方法有三种:

  手指(耳垂)血、毛发或者静脉血。手指(耳垂)血因采血时需要挤压刺破处,部分组织液混合进血液后极易影响检测结果;

  毛发检测会受到空气污染、洗发水残留等影响,准确率更低;

  通过抽取静脉血的方式,得到的微量元素数据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即便是查静脉血,也只是血液水平,而不代表身体内的含量。

  所以一般是在孩子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后,才推荐孩子进行微量元素检测,而且检测结果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只能是参考。临床上诊断相应微量元素缺乏或铅等重金属中毒等,均需在详细病史评估及体格检查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分别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和实验室指标进一步检测。

  03

  什么样的宝宝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查?

  只有极个别真正存在吸收、利用障碍的宝宝,比如:早产儿、某些先天性遗传病患儿,或者存在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发育迟缓、严重偏食、挑食等症状时,经专业儿科医生评估后,才有可能需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测。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化验结果也只是作为辅助参考,仍然需要儿科医生结合临床情况综合评估和正规治疗,至于是否需要进补、补多少,则应该由医生来决定。

  04

  营养元素越多越好?

  大多家长对补充微量元素的态度都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但其实检查不必盲目做,微量元素更不可盲目补。营养均衡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哪种营养元素,都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某一种元素过多,则会对其他元素造成影响。比如:锌补多了,会影响铁的吸收;钙补得过多,会影响锌、铁的吸收。盲目使用补剂会造成孩子消化功能的紊乱。

  其实家长不用对于宝宝的微量元素过于担心。6 个月以内的宝宝,母乳或配方奶粉中的微量元素,足够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

  6 个月以后添加辅食的宝宝,及时添加营养丰富的辅食,并继续以母乳或奶粉为主食,也不会缺乏微量元素;

  更大一些的孩子,只要正常进食,合理搭配膳食,一般都不会发生微量元素缺乏。

  对于微量元素检查和补充,咱的态度应该是,如果有诊断需求不要盲目拒绝,如果没有,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住,营养成分的最好来源就是食物,给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食材才是最好的保健品。

  张新浩 赵爽 新晚报记者 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