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呱呱坠地学会翻身、走路、说话……然后就进入了可以与家长交流的阶段。那么,如果孩子发脾气,出口伤人,父母该咋办?是直接怼回去还是容忍退让?
沈阳的李先生面对这种情况,在好友圈说了下他的机智做法,帖子一出,迅速迎来大量表扬!他到底做了啥?

被问作业,女儿发脾气出口伤人
妈妈难过得哭了一天
“家里一下子陷入僵局,一头是懂事了但又不太明白的孩子,一头是任劳任怨但又受气的妈妈,破局者非我莫属了。”
李先生说,如何化解母女间的矛盾是个学问,这可比给患者诊断治疗要困难得多,医生也断不了家务事,但丈夫要呵护妻子的付出,父亲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
虽然“面对早晨和晚上的那个情况,其实我真想揍孩子一顿”,但想了想,他还是忍住了。
“毕竟是10岁的孩子了,也是大孩子了,孩子不久就会迎来叛逆期,家长用武力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但如果假装事情没发生过,大人刻意回避矛盾,让这件事不了了之,这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但爱人的难过情绪化解不了,孩子会觉得她所做的一切都想当然,以后就可以跟父母肆意妄为了。”

爸爸为孩子列出15个温暖的问题
回答到最后,全家落泪
李先生说,自己平时育儿的书也看了不少,但真正遇到教育难题时,发现书上的知识和技巧并不能完全照搬。“我是头一回当爹呀,教育孩子得摸索着来,要结合我的特长和孩子的特点,自创一个方法来解决问题。
“我的特长就是喜欢写文章,孩子的沟通阅读能力也很强,所以我决定用文字来解决当时的困境,能来文的就别动武。”
随后,李先生在纸上写出了15条妈妈为女儿做过的事情,然后来到女儿面前,让女儿对上面的每一件事进行确认。

1、妈妈给你买衣服没?
(女儿:买了)
2、妈妈买好吃的没?
(女儿:买了)
3、妈妈从小喂你奶没?
(女儿:喂了)
4、妈妈带你上课没?
(女儿:上了)
5、妈妈带你旅游没?
(女儿:带了)
6、妈妈辅导你学习没?
(女儿:辅导了)
7、妈妈有没有送你许多礼物?
(女儿:有)
8、妈妈有没有带你看电影?
(女儿:有)
9、妈妈有没有替你出头?
(女儿:有)
10、妈妈有没有在你挨爸爸揍时求情?
(女儿:有)
11、妈妈有没有给你的朋友和同学礼物?
(女儿:有)
12、妈妈有没有因为你喜欢小动物而替你喂养它们?
(女儿:有)
13、妈妈有没有因为你生病时守着你、陪你打针、为你流泪?
(女儿:有)
14、妈妈有没有常鼓励你,让你坚持读书?
(女儿:有)
15、妈妈爱不爱你?
(女儿:爱)
那么,你为妈妈做过什么呢?
“女儿起初不在乎,让看就看,让写就写,写着写着表情凝重了起来,再后来我能看出她在颤抖,眼里也有了泪花。”
等女儿把15件事情回答完之后,李先生又在纸上的另一侧写道:“那么,你为妈妈做过什么呢?”
李先生和女儿说,如果她能写出15件为妈妈做过的有意义的事,她以后可以随意对待妈妈,发脾气打人都行,“听到这儿,闺女再也绷不住了,跑过去跟妈妈道歉,哭得跟泪人一般,紧紧抱着妈妈,我们三口人都落泪了。”
“孩子和我们都要磨合,这就是家,一个无法讲理的地方,一个需要讲爱的地方。”
专家:教育孩子要注意后续引导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张君表示:处理孩子乱发脾气的问题,这名父亲采取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也收到了不错的教育效果。
不同的孩子适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有的孩子需要用强硬一点的手段,有的孩子需要说服教育,还有的孩子适合交流沟通。
10岁孩子已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了,通过对15个问题的问与答,让孩子的情感升华,在感动中理解,通过讲摆事实提高认知能力,结果是孩子认错、父母欣慰。
有一点需要提醒家长:注意话语权的运用,在充分交流沟通之后才可以提类似“你为父母做了什么”的问题,如果上来就直接质问孩子这样的问题,对孩子来说稍显沉重。
无论父母采取哪种方法教育孩子,要注意后续引导,让孩子在一个较长时间段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父母对于子女心里都是满满的爱
我们做子女的切忌跟父母乱发脾气
多多体谅理解父母
同意点个ZAN !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黑龙江官方微信(sinahl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