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吴鹤臣因病众筹,会收割社会信任的红利吗?

  写文章最难的是什么呢?是开头。开头如果不顺,整篇文章都会疙里疙瘩。有经验的人说,恋爱也是如此。

  那如果想不出好的开头怎么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硬写。硬,有的时候是僵硬,但有的时候却意味着硬核。说这么些闲话,并不是毫无原因的。

  相声演员吴鹤臣因为脑出血住院,他的家人在某平台上发起了众筹。这本来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没想到却引起了轩然大波。批评的人那么多,言辞都那么激烈,我还以为出了多大的乱子。但仔细看看正规媒体的相关报道,我觉得这里面真的有文章。

  不少自媒体在发表观点的时候,都在标题里把“德云社”亮了出来。言外之意很简单:作为那么著名的相声团体的成员,还是郭德纲的徒弟,你生个病还需要向老百姓伸手吗?我虽然不了解德云社和郭德纲,但我知道,这些年他们一直深陷舆论的漩涡。这么厉害的东家,就一定会庇护所有的成员吗?其实未必。原名吴帅的吴鹤臣,据说工资就不高,在北京也就算个普通的工薪阶层。东家的招牌再亮,也未必就能驱散个人命运的幽暗。吴鹤臣的事情闹得这么大,做师傅的也并没有站出来说什么。这不能说明什么人情凉薄,它只是生活本来就有的样子。不要因为德云社,就把吴鹤臣和他的家人看成骗子,我觉得这是第一个应该警觉的地方。

  吴鹤臣家里“有房有车”,这似乎是最大的硬伤。在一般人看来,只要还没到家徒四壁的地步,就没资格发起众筹,我觉得这里面确实有可以商榷的地方。先说车的事。没在北京生活过的人,真的不知道北京有多大。北京究竟有多大呢?你从日本飞到了上海,逛完免税店还喝了一杯咖啡,我还没从南口赶到吴鹤臣住院的地方。吴鹤臣和他的父亲都患有脑病,家人如果没有一辆代步车,很多事情真的很难办。再说吴鹤臣家里的那两套房,和大家所想象的那种“宇宙中心”的商品房,实在相去甚远。位置在六环外,都是铁路系统的公租房,这样的房子且不说值多少钱,可能根本就没办法买卖。这就好比守着大海却饥渴难耐的人,你跟他说,你为什么不喝海水呢?答案可能是很硬核的。

  我看过的最有说服力的观点是,吴鹤臣家人所发起的这种众筹,可能会“收割社会信任的红利”。这还是挺吓人的。如果有善心善意的人受到了欺骗,他们可能从此捂紧自己的腰包,于是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再难从陌生人那里得到帮助。这个观点逻辑非常清晰,也很有说服力,然而事实的确会如此发展吗?我并不这么认为。我有一个模糊的判断,那些经常在众筹平台上慷慨解囊的人,可能恰恰是对事实具有比较高的宽容度的人。

  这话可能有点费解,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那些真的愿意表达善意的人,并不那么在乎是否被欺骗。在水滴筹那样的互联网平台上,当你决定对一个陌生人施以援手的时候,你内心总会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信任他们所讲述的内容。至少,这是我个人的真实体验。我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我也无法去求证,但我“选择”相信他们所说的。善意之所以会在世界上呈现,首先在于它善意地相信苦难的真实存在。我会因为偶尔被欺骗,就不再给予他人点滴关怀吗?才不会呢。你可以透支自己的信用卡,但你能透支银行吗?这就是我对“社会信任”这个浩瀚的蓄水池的信任,我不认为来自人性深处的善良,会那么容易枯竭。

  吴鹤臣因病众筹的事情之所以闹得这么大,跟他媳妇的回应方式也有一定关系。从截图看,这媳妇说话的口气很像个北京大妞:我是求助了,但我没求着你给我一百万啊?我是买了新手机,可我就是很穷啊!解释的方式这么僵硬,很容易引起舆论的反感。和穷途末路的人比起来,你一个“有房有车”的人还口气这么硬,凭什么还要众筹一百万呢?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其实更喜欢这种“硬核”的求助方式,不煽情、不卖弄情怀、不过分“卖惨”,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至于你帮不帮我,悉听尊便。

  大病众筹,是互联网给予我们时代的一个馈赠。它的确不那么完美,比如,它无法准确审核求助人的家庭财务状况,甚至不能精确地判断病历的真伪,但不能否认的是,很多身陷重疾的普通人和他们的家庭,都从这里得到了帮助。而那些本来无从表达的善良和悲悯,也通过众筹平台得以焕发出朴素的光亮与温暖。这样的馈赠当然需要呵护,质疑本身,也是呵护的一种。通过不断的寻求真相,人们会了解善意的来源和去向,会领悟到世界的复杂与人性之美。但是,对那些尖刻的表达,对刻意搅浑水、从社会的歧见中收割流量的做法,每个人时刻都应该抱有警惕。

  至少,对我个人而言,我宁可被人低估了智商,也不愿意放弃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