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公益屋”。 贺劭清 摄四川师范大学“公益屋”。 贺劭清 摄

  中新网成都5月10日电 (记者 贺劭清)“学校的‘公益屋’24小时对学生开放,没有任何人值守,成立之初我们甚至想过,如果屋内物品被拿完,就当师生们一起进行了一场‘诚信实验’。”四川师范大学校团委副书记余天威10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校“公益屋”成立一年多来,屋内物品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数量和种类都有所增加。

四川师范大学“公益屋”内摆放的物品。 贺劭清 摄四川师范大学“公益屋”内摆放的物品。 贺劭清 摄

  四川师范大学“公益屋”于2018年3月底成立,是学校师生共同打造的旧物交换、循环利用的公益共享平台。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可以捐赠自己的闲置物品,也可以免费取用自己需要的物品。

  记者在四川师范大学“公益屋”看到,“公益屋”面积约30平方米左右,物品被分为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电子用品、运动用品、服饰用品、其他类用品等整齐陈列在铁架上。屋内配有饮水机、桌椅,墙壁上粘贴着写有同学们留言与祝福的便签纸。

四川师范大学“公益屋”墙壁上粘贴着写有同学们留言与祝福的便签纸。 贺劭清 摄四川师范大学“公益屋”墙壁上粘贴着写有同学们留言与祝福的便签纸。 贺劭清 摄

  虽然“公益屋”无人值守,但是四川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总队有近10名同学负责“公益屋”的日常维护。2019年四川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四川师范大学大三学生王文达是“公益屋”发起人之一。王文达介绍,“公益屋”从装修到日常维护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平时大家主要进行物品陈列、卫生打扫等工作。

王文达正在整理“公益屋”的物品。 贺劭清 摄王文达正在整理“公益屋”的物品。 贺劭清 摄

  “‘公益屋’成立前,学校团委给我们提供了场地和部分启动资金,随后我们又去学校募集物品。”王文达回忆,“公益屋”成立之初主要有雨伞、纸巾、花露水、书籍等日常用品,而随着时间推移,同学们为“公益屋”送来了充电宝、数据线、文件袋、压缩袋、小饰品等物品,书籍的数量种类也逐渐增多。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一学生赵千戈唯曾在“公益屋”借用过充电宝。几天后,她将“公益屋”里同学送来的一盆黏土做成玩偶,摆放在“公益屋”内。“平时需要花露水、雨伞也会来‘公益屋’借,我希望能为‘公益屋’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赵千戈唯说。

“公益屋”里的运动用品。 贺劭清 摄“公益屋”里的运动用品。 贺劭清 摄

  “公益屋”有一本物品借取登记册,但登记全凭自愿,不强制要求同学留下学号、姓名。“这种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当然我们希望他们取走一样物品时,也能还回一件他们能力之内的物品。”余天威说,学校成立“公益屋”,就是让大家在“利自己”的时候,学会“利他人”,在心中播撒一颗诚信友善和谐的种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