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跪之后

  国产小片如何能活得更好?

  “是否可以引入反垄断法?做文艺片要更有智慧”

  南都:那天我在短信问了你一个问题,您这么些年都在做文艺片的宣发工作,觉得目前市场对优质国产文艺片给予的空间有多少以及如何改善的问题。您在短信里简单提到说,“如果依据反垄断法约束大片的市场独霸,小片空间就多了”。感觉国内暂时还没有这种条例的推广。

  方励:反垄断法,我没有去研究,不知道现有的商业反垄断法有没有提及。如果我们的产品进入美国,做大的话,会被制裁。全世界各个国家市场经济都具有反垄断法,这个可以咨询工商局的人士,尤其是文化产业。特别简单,比如任何电影至少给1%以上的排片,而再大的体量最多给你30%,排片量少的电影可以走长线。这就考电影质量和它的吸引力。

  未来的市场改革调整空间是有的,你看法国的电影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在好莱坞电影这么大的压力下,人家生存下来多少年了?这都是可以借鉴学习的。当然,我们的电影市场起来太快,还没来得及让大家去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节。希望这件事能引起管理层的思考,怎么利用市场调节宏观调控的手段,让市场和产业良性发展。

  南都:每次有不错的国产文艺片出来,业界都会讨论“怎么样让文艺片有更多的生存空间”。

  方励:我们谈到文艺片其实是有误区的。比如说吴导的《百鸟朝凤》,故事性强,节奏流畅,在我看来它是可以进入主流院线的大文艺片。我们以后可否在词汇上稍微聪明一点,把它称为“主流文艺片”?文艺片是一个大类别,关于家庭伦理、关于情感、关于社会本质等等题材,都可以归入文艺片范畴。而文艺片本身就是一种商业类型。只不过我们现在都把文艺片归为……(南都:试验性、小众的那种了)对啊,试验性的作者电影,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艺术片。

  而按照很多人的惯常逻辑,商业片就是警匪、战争、科幻的,有大制作、大场面的,而一看是走情感路线的电影,就说是文艺片,和那种小众的、闷的或试验性的电影混为一谈。其实文艺片也有大众和小众之分。在电影手法和呈现的语言上,只要是通俗易懂的就是大众文艺片。而小众的,我们不如把它叫艺术片,这样就可以稍微区分能进入主流院线的大众文艺片和能进小众院线 的 小 众艺术片。

  南都:经过这几天,您终于可以睡一个舒服的觉了。

  方励:为吴天明导演而高兴,为《百鸟朝凤》高兴。我也为观众、为院线高兴。这件事证明观众是有情感的,是能欣赏好电影的。以后大家知道了,不是说一定要有大制作、商业元素非常多的电影才有观众买单。这对电影从业人员和观众而言都是一个好事,是对市场的一种刺激。

  南都:所以接下来做您说的大众文艺片,是不是更有信心了。

  方励:当然,我一直都这样做的,从《苹果》开始就这么做,跟李玉、韩寒合作。我们都有明星阵容,但内容上可以很文艺,在营销上可以商业,在内容上,可以有商业元素,但不影响你的表达,我觉得是上游、下游都需要更有智慧。

  文艺片是一个电影产业的生命线。人不能只是动手去设计去堆砌,不走心。如果所有进入电影世界的年轻人都去玩资本,那就完蛋了,人无法成长了,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原创冲动和独立性。娱乐片是应该有的,但是文艺片是关于我们对家庭伦理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反思,这些有思想性的东西,怎么可能没有观众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