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大街上的漠河供销社。北极大街上的漠河供销社。

  来到北纬53°的北极村,酒店、农家院、邮局,都会有一个是最北的。游客喜欢到最北邮局,寄出一份最北的问候。北极镇最繁华的十字街头,与最北邮局斜对着的北极大街21号,是中国最北的供销社——北极村供销社。

  北极村供销社曾叫漠河供销社,从1956年开始,60多年来一直是这里的商业中心。如今,商业中心的地位没有变,还被列为漠河市文物保护单位。

 丛秉武老两口在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供销社前合影。 丛秉武老两口在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供销社前合影。

  1957年出生的丛秉武,是供销社现在的经营者,和北极村几乎同龄。他的生活,也和北极村供销社密不可分。

 到店先打扫卫生,栏柜与宣传画都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了。 到店先打扫卫生,栏柜与宣传画都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了。

  老式栏柜和货架,摆放着1000多种商品,尽管经营面积收缩到480平方米,北极村供销社依然是北极镇最大的百货店。供销社的墙上,粘贴着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出版的宣传画,丛秉武拿出收藏的旧版人民币和粮票布票,回忆起“保障供给”的计划经济时代。

 丛秉武和老伴张凤荣在供销社门前晾晒蘑菇。 丛秉武和老伴张凤荣在供销社门前晾晒蘑菇。

  9月的北极村,人们开始采集山货,除了收购乡亲们的采山成果,丛秉武自己也采一些。木耳、姬松茸、蓝莓酒,服装、食品、小家电,供销社里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糖球算是传统食品,15元一斤放在托盘秤上称着卖。卖的是儿时的记忆,吃的是久违的甜蜜。

供销社是漠河信息交汇地,老朋友们喜欢没事时来这里坐坐。供销社是漠河信息交汇地,老朋友们喜欢没事时来这里坐坐。

  几个老乡在供销社里闲谈,这里一到冬天,寒冷的气候让人们无处活动,唯一能容纳更多人聚集的地方就是供销社,“座谈会”是供销社几十年不变的景致。

 丛秉武在这里已经工作了42年。 丛秉武在这里已经工作了42年。

  “我们认识几十年了,有啥需要了解的,就来供销社唠唠,十里八乡的大事小情就都知道了,后来游客多了,全国的事都能了解。”62岁的吕洪增,把供销社比喻成漠河信息交汇地,让人瞬间联想起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

  现在的供销社1977年建成,是漠河供销社第四代房屋。总是那么同步,现在的供销社社址建成的第二年,丛秉武调到供销社当司机,既是进货郎,也是送货郎。

  “进货要到500公里外的呼玛,一次进货要跑一个星期,装货时手冻僵是常事儿。”丛秉武轻描淡写回忆着,但想想北极的气候和那时的路况,每一次旅程是多么不易。丛秉武要开车十六七个小时,到呼玛县,第二天到批发站选货,选货装货加上往返路途,起早贪黑一个星期才能走完这一个来回。

  赶到春节前去北红村送货,丛秉武就成了邮递员,乡亲们给远方的亲人汇钱邮物,都托丛秉武带回到北极村邮局,丛秉武要写满一沓一沓的纸,记录要汇去的地址。

  2002年,丛秉武买断这个供销社,当上了老板。现在,供销社需要什么货品都有商家送货上门,比从前进货方便多了。

  就像把钱交给老丛放心一样,这里人与人之间足够信任。老乡吃不完的青菜,也放到供销社门前,卖多少钱全部返给老乡,卖不完,老乡再自己处理。

 清晨,老伴张凤荣打开供销社大门。 清晨,老伴张凤荣打开供销社大门。

  “这里空气好、水好,更重要的是人好,人和人之间可以串门,可以随时交流。我们家三道门,一道也不上锁。我来这51年,感觉在这里生活很舒心。”正在供销社“座谈”的徐益龙,1969年作为上海知青来到北极村,深深喜欢上了这个民风笃厚、值得他在此度过一生的地方。

  北极村冷的是天气,热的是人心。民风笃厚人心暖,这是老徐当年放弃返城的理由,也是现在,老徐在这里乐享晚年的理由。

  来源: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