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重大核心问题的十三个独立研究观点》解读之十二

  “ 加大创新改革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的基本国策,现在最需要的是找到可操作、可执行的着力点,找到能用上力又能落地的“抓手”,找到了“抓手”就可能打开突破口。“ 新企农人 ”顶层设计体系的发展路径,就是推动企业家阶层进入中国农业主战场。造就一大批农工商跨界企业家和社会企业家队伍,既是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突破性创新,又是依据中国国情和世界粮食市场竞争格局的战略选择。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 抓手 ”理念,造就农工商跨界企业家发展路径是“ 新企农人 ”顶层设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更是“ 因时而创,因势而立 ”的创造性“ 抓手 ”,这个抓手的创新和创造,将为解决“ 三农 ”问题深层矛盾打开突破口。

  新常态下,中国“三农”顶层设计理论——

  必须对“工商资本”的偏见正本清源

  政策研究主管部门的主流农业经济理论,至今还在谈“工商资本”色变。还在大谈“防止工商资本与农民争地、争利”,还在大谈“抓紧防范资本风险的篱笆”。这是典型的缺乏辨证哲学发展观、没有透彻研究中国国情和世界粮食竞争格局的极端教条错误理论。这个理论严重误导了国家农业产业政策,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十二五期间,中国农粮产业发展滞缓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受这种错误理论的影响,没能在正确认知、积极推动、建立法规条件下,大力引导工商资本进入中国广大主粮种植的农业和农村。新常态下,中国“三农”顶层设计理论,必须对“工商资本”的偏见正本清源。

  现行政策限制的工商资本租赁农民土地,搞“非农化”和“非粮化”与农民争地、争利的现象过去确实有,也发生过侵害农民的利益,破坏耕地,乱用农业资源,破坏农业自然体系的情况,所以被现行政策限制并以此保护农业发展、农民利益、农村建设,这没有错,但因噎废食,沷洗澡水把孩子都沷出去,就大错特错了。这实际上恰恰是缺乏辨证哲学发展理念的最突出表现,把组织力、精神力、人才力、文化力、市场力、资本力、科技力、模式力等最具创新创造潜能的、可能深刻改变“三农”问题现状并推动中国农业历史性进步的企业家资源、工商资本资源置于从属化甚至边缘化、排斥化……这就是造成中国农粮产业发展滞缓的最直接政策因素。

  现代工商资本早已不只是资本,资本的背后还有人才、文化、组织、模式、体制,还有企业家、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组织以及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理念、价值观等多重能动要素。这才是更珍贵、更重要的推动经济和社会协同进步与发展的伟大创新和创造力量。这才是可以承担中国农业千百年来的这个最伟大变革的“新农业主体力量”。

  现代投资资本早已跳出马克思当年所说的贪婪的、肮脏的甚至每一个铜版都沾着血迹的原始定义,现代社会的很多经济成就、科技进步以及文化传播、文明建树都得益于资本的助推。资本的属性没变,资本的本质要获利,但资本的运作逻辑却随着时代在不断与时俱进。风投资本就最具代表性。哪里是创新创造的最前沿,哪里就有资本,哪里就有投资家,即使这种投资在相当程度上都蕴含风险。

  今天的社会,任何忽视资本,忽略企业家在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态建设上的重要价值和不可替代作用的言论和理论,都不仅是落后于时代的陈腐观念,更表现为无知。之所以还有那么无知的言论出台,是因为“无知者无畏”。遗憾的是有不少伪权威、伪学者在这个无畏者群体中。

  打着护农旗号、实则误农误国的排斥工商资本错误理论必须摒弃,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不能再走弯路!

  “十二五”期间,因为战略迷茫和路径模糊,中国主粮产业的体制创新、科技进步、国际竞争力提高等方面都少有进歩,已错失了相当的发展机会,“十三五”期间必须校正。

  理清工商资本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不可或缺价值,从理论上甄除那些仍然视资本为洪水猛兽的无知论调,创造强大的政策支持和舆论推动,造就一大批农工商跨界企业家队伍,是协调解决“三农”发展瓶径、加快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