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成立两年来,选聘高校毕业生511人,其中333名省内毕业生扎根龙江,151名省外毕业生加盟龙江,27名海外留学生来到龙江,研究生以上学历300人——将人才留在龙江,黑龙江省交投集团是如何做到的?
在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处处活跃着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年轻人身影,这个同样“年轻”的新国企,正在破解一道难题——留住人才。
两年前,面对集团初创期“急需人才、高端人才、梯队人才”短缺的困境,省交投集团打破“铁饭碗”,把市场化选聘人才作为推进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先手棋”,变“熬资历”为“亮成绩”,激活选人用人“新机制”,为年轻人培植成长沃土,让他们真正扎根龙江。
搭平台消顾虑共成长 释放人才集聚“磁场”
10月21日,在交投集团董事会办公室(战略发展部),杨啸琳和同事们正在研究集团权属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制度建设工作。作为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今年7月,杨啸琳离开了学习工作十年的北京,选择来到龙江、进入交投,用她的话说“在交投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未来轨迹”。
“我是学法律的,集团推荐给我的岗位和专业十分契合。交投集团虽然是新国企,但我们的发展视野非常开阔,它能给我提供比较高的平台,让我接触新鲜的领域,这对我的个人成长十分有利。”杨啸琳说。
人才建设,“选人”是第一步。如何吸引人才走进交投呢?给平台给机会去锻炼,用容错机制打消没有经验的年轻人的顾虑,是交投集团的鲜明态度。
交投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尹达说:“集团成立之初,对人才建设就有明晰的定位,我们坚持‘凡进必考’的市场化机制进行人才匹配,更重要的是搭建一个舞台,去吸引他们,这里没有简单粗暴的末位淘汰,年轻人来到交投的第一感觉就是踏实。”
尹达说,为了更好释放“磁场效应”,他们做足准备工作,到目标学校招聘前,会对学生的生源地做好分析,更有指向性的进行人才吸引。在选聘考试中,通过第三方机构组织实施,确保客观、公平、公正。在签约中,没有各种限制性条款,集团还设置了“内部人才选聘”小程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挖掘内部人力资源,激发活力与潜力,让专业更契合、学历层次更高、战斗力更强的年轻人走到集团的各个岗位上。
“目前效果初现,集团组建以来,共组织五次大规模校园招聘,报名总计1.5万人,录用442人,录用比例在2.9%;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达到55.2%、双一流院校毕业生25.1%。选人中体现的向上风气为集团赢得了社会的口碑和美誉,也为人才建设打下牢固的基础。”尹达说。
变“熬资历”为“亮成绩” 搭建人才成长“阶梯”
1989年出生的朱金哲,2019年7月来到交投集团工作,去年10月,她通过集团竞聘,成为财务产权部的副总经理,并在部门主持工作。这个来自河南的年轻女孩,从没想过集团能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自己。
研究生毕业的朱金哲,曾在北京的一家知名会计事务所工作,刚来交投时,主要做一些产权、报表之类的财务工作。朱金哲说:“集团很重视年轻人,哪怕是新人也有机会参与重点工作。遇到不会的内容,领导手把手的教我们。集团成立初期百业待兴,在每个加班的晚上或者周末,都能看到集团领导一起加班的身影,这个氛围让我感到集团是一起向前走的。”
财务体系的搭建和优化是一项重要工作,从开始的摸索,逐渐找到门道,到现在带着财务产权部的20多人成为集团工作重要的“背后力量”,朱金哲感慨良多。“能提拔到现在的岗位,是对我最大的认可,这也让所有的年轻人觉得,或许你和领导接触不多,但你的努力是可以被看到的。”
在交投集团,朱金哲的升职不是偶然,而是交投集团的“用人之道”。尹达告诉记者,企业的发展得益于人才的支撑,再好的想法没有人来做,也无法落地,如何“用人”是至关重要的。在交投,破除论资排辈的“隐形台阶”,变“熬资历”为“亮成绩”,变“组织相马”为“赛场选马”,常态化的竞争上岗机制,让很多80后、90后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交投集团组建以来,大力培养启用年轻干部,今年5月,集团首期“青干班”开班,157名由基层党委推选的“80后”优秀人才参加培训,培训结业后,有61人参与集团中层管理岗位竞聘,通过公开竞聘,23名年轻同志走上集团中层干部岗位,在集团范围内营造了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先后有2名“90后”干部进入到集团中层副职岗位,2名“85后”干部主持总部部室工作,集团“80后”中层干部46人,“80后”群体逐步成为干部选聘的重点。权属企业共有1191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管理岗位,充分释放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对于年轻人来说,有能力、有态度、愿付出,集团就赋予你加速成长的机会,这也是对他们最大的吸引力。”尹达说。
选用育留环环相扣 打造人才成长“摇篮”
人才引进来,更要育得好,留得住。打造人才成长“摇篮”,建设人才发展“基地”,交投集团打好人才建设“组合拳”,让选、用、育、留,实现良性发展,环环相扣。
尹达说,集团启动了导师培养制,为每一位新员工选择适合的导师,也就是“老带新”,包括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在内的集团领导,也承担起了导师责任。其次,集团每年年初都会制定培训计划,通过调查问卷,对培训的内容、形式、周期,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打通职工的学历提升渠道,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推出定制化研究生班,只要有资格报名研究生考试的员工都可以参加,集团选择专业的培训机构在休息日为大家免费辅导。
自交投集团组建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1000余场次,参训人员5.6万余人次。2021年有37名职工录取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4名职工录取为同等学历硕士研究生。
随着交投集团各项事业的发展,业务板块日益发展壮大,深圳、海南、北京分公司相继成立,与国内知名企业不断推进深入合作,加强混合所有制改革,政企交流、校企合作、企企交流、银企合作的深入推进,为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施展才华舞台,为干部成长“加椅子、留位子、架梯子”,将各类人才凝聚到集团各项事业中来。
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周海洋,现在是集团运输产业部的职员,他说2020年刚来交投时,目标是三年完成一个大项目。一年过去了,他的目标也发生改变,“如果按照集团战略执行,三年我可能参与了十个大项目。”周海洋兴奋地说。
“人们常说龙江人才流失严重,其实很多人不是不想回来,而是不知道回来做什么,或者说未找到值得为之奋斗的地方,交投集团就是要用平台用事业去吸引他们,让更多的人留在交投,为龙江建设发展贡献力量。”尹达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