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自西向东流经方正县北部边境,流程长114公里。境内河湖众多、泡沼纵横。方正县将小微水体治理放在河湖长制推行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局中谋划,系统化共治、长效化管护, 探索打造了小微水体治理管护的新模式,全面改善了县域水生态环境。目前,全县塘坝、沟渠、河道等492个小微水体的水源“流”了起来、水系“活”了起来、水质“净”了起来、水岸“美”了起来,城市休闲经济、旅游经济基本形成,渔业生产快速发展。一幅水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管好水体,构建“一套机制”。小微水体是河湖水系的“毛细血管”,对生态保护和调节的作用不容小觑。近年来,方正县严格按照黑《龙江省总河湖长制第5号令》和省市部署要求,注重谋划全域水环境治理,精准发力打好治水“组合拳”,不断推进小微水体整治工作,大力开展小微水体治理样板创建,助推美丽方正建设。全县共确定小微水体492个,需要治理75个,对小微水体位置、规模、水体类别、存在问题、整治措施等分别建立台账。并全部设置了小微水体河湖长,纳入全县河湖长制体系管理,确保小微水体有人管有人护,坚持做到“三无”(污水无直排,水面无漂浮物,岸边无垃圾)目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小微水体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盲点”和“难点”重点突破。增强塘坝、沟渠、河道等水体流动性及自净能力。围绕生产生活实际需求,根据小微水体分布,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统筹考虑水产养殖、林木及农作物种植等功能,积极推广水中养鱼虾、水面种莲花、塘堤种树木的立体种养模式,大力发展“小微水体”经济。同时,将小微水体治理与都市休闲旅游有机融合,让小微水体成为市民周末休闲、旅游、观光的理想去处。

  选好方向,发展“一项产业”。方正银鲫是原产于方正县双凤湖特有的三倍体鲫鱼。2010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域标志登记,方正银鲫原种场获批为国家级一级原种场,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水产原种场,担负着为国家保护方正银鲫的任务。近年来,方正县结合落实全省冷水鱼振兴发展规划,发挥小微水体数量多、范围广、水质好等水面优势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以种业振兴和全产业链发展为目标,全力推动方正银鲫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立足源头保护,投入600多万元改建了孵化车间、养殖场及附属设施,对方正国家级一级原种场提档升级,并投入建设了方正银鲫现代渔业园区,全力打造方正银鲫苗种和商品鱼集散中心,发展方正银鲫产业。

  用好成果,促进“一方富美”。小微水体建好了、管好了、护好了,综合效应日益凸显。经过全县人民的辛勤努力,已经化成丰硕的成果,并与全民广泛享用。 全县的塘堰、沟渠,经过挖通、疏浚、清淤、连通后,有的种上了莲花,周边铺上石子,成为周边居民和城区市民游玩、散步的好去处。方正湖是方正县推进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水体面貌及周边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打造成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欢”的小微水体的一个缩影,也是“网红打卡地”。自建立河湖长制工作以来,方正县深入推进治水管水工作,各级河湖长坚决扛起“管水、治水、兴水”职责,全县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依托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以“莲”为媒,成功举办了方正县第二十七届“莲花节” ,吸引县内外游客30多万人次,协议签约11个项目引资额达45.8亿元,推进实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来源:哈尔滨市河湖长制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