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自然》杂志专题评论说:“人类正在书写疼痛医疗新篇章,而三叉神经痛将有望成为首个被攻克的顽固性疼痛堡垒。”针对三叉神经痛这一可怕顽疾,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谢春成和他的团队迎难而上,积极探索新疗法、新术式,每年收治三叉神经痛患者高达200余例,手术例数及质量均处于东北地区领先水平;同时他还在全省率先开设了三叉神经痛独立门诊,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这是一种怎样的“痛”?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以面部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被称为“天下第一痛”,这绝非夸大其词,而是基于其独特的疼痛特点和医学界的公认。谢春成介绍,作为疼痛强度超越常规的极限体验,这样的痛楚犹如“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瞬间达到疼痛峰值,远超普通牙痛、头痛或关节痛。国际疼痛学会将其列为“最剧烈的疼痛类型”之一,与肾结石、分娩痛并列;其发作起来毫无征兆,恰似难以预知的“闪电袭击”,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能瞬间消失,也可能在一天内反复发作数十次。轻微刺激如咀嚼、说话、洗脸、刷牙乃至微风拂面都有可能搅动突如其来的“风暴”。

  谢春成指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三叉神经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着摧毁式影响,长期疼痛往往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骤降,免疫力也随之严重“滑坡”。在心理方面,患者经常由于疼痛的不可预测而产生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甚至诱发“疼痛恐惧症”。部分患者坦言“痛到想轻生”,无法正常工作、社交,有的因频繁就医和误诊(如反复拔牙)而陷入经济困境。与癌痛相比,三叉神经痛虽不致命,但因其特有的“爆发性”和“不可控性”更具心理威慑。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头痛协会均将三叉神经痛列为优先关注的神经性疼痛疾病。

  选对术式,驱散疼痛阴霾

  据统计,全球约有1500余万三叉神经痛患者,发作时的疼痛强度可达10级。当前,对抗三叉神经痛的办法主要包括使用药物和外科手术两种手段,前者首选用药为卡马西平,90%的患者在确诊之初能够有效控制住疼痛,但随着时间推移,药效逐渐降低,或显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的不良反应,此时必须考虑进行外科手术。临床中,三叉神经痛的外科干预方法包括微血管减压术、球囊压迫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射频消融、甘油注射等。

  谢春成医生解释说,三叉神经痛的病理生理学说认为,由于三叉神经根周围的血管对三叉神经造成搏动性压迫,致使患者颜面部剧烈疼痛。经乙状窦后入路的显微血管减压术(简称MVD)能够将血管与三叉神经分离开来,因此是当前消除三叉神经痛最成功、最有效、最持久的术式之一,术后有效率高达95%,根治率为85%。这就要求术者具备高超的手术技巧,同时对病情复杂程度做出精准判断,以尽量避免或减轻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此,谢春成医生强调指出,在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时需遵循个性化原则。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即使年龄较大但身体素质良好者,也可优先考虑采用微血管减压术;而对于虽然年轻但合并基础疾病或体质较弱者,球囊微创术可能更为适合些。在制定手术方案时,谢春成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依据其病情特点选取最优化的手术方式,而非单纯依赖个人技术偏好。同时,团队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在详细告知和反复沟通的基础上,最终共同做出决策。这种综合评估、体贴关怀与专业判断相结合的诊疗模式,确保了手术方案的科学性与人性化。目前,在谢春成和他的团队努力下,球囊压迫术患者两天左右即可出院,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左右。

  病例分享:微创手术“精准打击”

  今年52岁的李女士,因左侧面部阵发性刀割样疼痛5年,伴随病情加重而引发持续性睡眠障碍。来哈医大附属一院神经外科四诊室就诊时,她向谢春成医生回顾说,自2019年起,自己左面部无诱因突发疼痛,痛感呈刀割样,持续数秒至1分钟,每日发作3-5次,刷牙或说话时最为显著。起初,李女士前往自家附近的诊所就医,被诊断为“牙髓炎”,经过多次治牙也毫无效果。之后的3年中,她辗转于多家医院,先后被诊断为“鼻窦炎”、“紧张性头痛”。期间李女士尝试针灸疗法,但疼痛症状反反复复,始终如影相随。进入2024年,她的疼痛频率增加到每日10余次,夜里入睡后经常被痛醒,因疼痛而不敢洗脸、说话,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最终,经过详细检查,李女士被确诊为三叉神经痛。考虑到她的年龄还比较轻,身体基础条件也较好,谢春成团队决定为其施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术前局部备皮,术中采用耳后直切口、皮内缝合的方式,因为手术切口很小,加上术后表皮没有缝线,在解决患者痛苦的同时,还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对其容貌的破坏。术后患者疼痛完全消失,4天后康复出院。

  而对年龄大于70岁、全身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显微血管减压开颅手术的患者,谢春成团队独家开展了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结微球囊压迫术。该术式创伤小、术程短、费用低,用能接受的“麻木感”替代疼痛感,术后疗效通常能够维持5至10年。77岁的赵大伯住院两天就摆脱了三叉神经痛的折磨,他握着谢春成医生的手激动地说,“没想到你在我的脸上扎了小小的一针,就把三叉神经痛给彻底制伏了!”

  友情提示:日常防范很重要

  谢春成医生友情提示说:眼下,正值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由于家庭居室以及商场、菜市场、餐厅、影剧院等地方的环境相对密闭,空气不易流通,致使病毒和细菌十分活跃,特别容易因感染而对神经和呼吸系统造成一定危害,最终引燃三叉神经痛的“导火索”。所以,本病患者务必讲究卫生,防止口腔、鼻腔及颜面部受到细菌和病毒的“偷袭”。在一日三餐中,要多吃些有营养且清淡的果蔬,少吃坚硬、油炸、刺激性、海产品及热性的食物;同时不要吸烟或饮酒,这是因为烟酒能使血管扩张,压迫神经根部而诱发剧烈疼痛。还要注意动作轻慢柔和,防止一切触动疼痛的因素,如洗脸、刷牙时,有可能按下“扳机点”,而使疼痛悍然来袭。

  谢春成医生还说,罹患三叉神经痛的人,日常生活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不可过度劳累。要保持心情舒畅,切忌冲动、生气或抑郁寡欢。同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诊治。要适当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每天以慢跑15分钟为宜,对祛病延年、康复保健大有好处。

  (来源:哈医大一院 张可欣)

广告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黑龙江官方微信(sinah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