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医大四院神经外科三病房慕璐岩团队完成颅内静脉窦狭窄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手术,解决患者双眼视力进行性减退的顽疾。
刘女士(化名)一个月前出现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伴有头痛,于其它医院检查,显示为“双眼视神经乳头水肿”,为了进一步查明病因,夫妻俩来到哈医大四院神经外科三病房就诊。
经过眼底检查发现,刘女士双侧的视神经乳头已经出现严重的水肿,这也是直接导致她双眼视力短期内迅速下降的根本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双眼视乳头的这种病理改变呢?为了进一步明确视乳头水肿的“真凶”,杨钊医生为患者进行了头部核磁和腰穿检查。
腰椎穿刺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测量颅内压力的方法,结果显示,刘女士的颅内压力超过350mmH2O,而正常成年人的颅内压力在70-180mmH2O,这就可以明确刘女士的双侧视力下降跟她颅内压力过高有关,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颅内压力的升高呢?

头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排除了颅内占位,但是静脉血管成像却显示出异常,刘女士左侧乙状窦显示明显狭窄,右侧横窦乙状窦显示不清。

经过磁共振最新的黑血技术检查,刘女士的右侧横窦和乙状窦是发育变异,而左侧的乙状窦出现了严重狭窄,这就是造成刘女士颅内压力增高的根本原因。

至此,刘女士的真正病因终于浮出水面,刘女士先天的右侧横窦乙状窦发育变异,在此基础上左侧乙状窦出现了狭窄,造成脑静脉血回流受阻,导致颅内压增高,进而造成双侧视乳头水肿,从而造成双眼视力下降。
明确了病因之后,慕璐岩教授为患者制定了手术计划,先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同时进行静脉窦测压,如果狭窄造成静脉压力的明显差异,便进行支架置入来解决。
在完善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后,慕璐岩教授和杨钊教授为患者实施了微创介入手术,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左侧乙状窦明显狭窄。

患者静脉窦狭窄的近、远端压力分别为24mmHg和15mmHg。

依据此结果,慕璐岩教授团队为患者进行了球囊扩张后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静脉窦压力迅速下降至19mmHg。

术后患者三天出院,目前视力在进一步恢复中。
慕璐岩教授提示静脉窦狭窄(VSS)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导致的临床表现也有很多,常见的包括双侧视力迅速下降,搏动性耳鸣,以及合并静脉窦血栓造成的头痛、呕吐等,对于静脉窦狭窄的诊断要结合多种手段,包括头部核磁共振、CTA、脑血管造影和腰椎穿刺等。对于VSS的治疗方式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病情选择适合的方法。
专家简介

慕璐岩
神经外科三病房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学博士 博士后
学术兼职: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创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促会神经外科分会 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黑龙江省慢性病学会血管与腔内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
黑龙江省民营医疗机构协会显微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通讯编委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业务专长:
2004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7年获神经外科硕士学位并留任哈医大四院神经外科工作,2010年升任神经外科医疗组长,2017年获得神经外科博士学位。
目前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和功能神经外科疾病得诊治工作,包括颅内动脉瘤介入和手术治疗,脑血管狭窄、烟雾病的脑血管重建及介入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痉挛性脑瘫的显微外科治疗,各种颅内肿瘤的显微外科切除等,效果优良。
现为《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Journal of Cancer》《Oncology Lett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杂志特约审稿人。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单篇最高IF 7.5),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5篇,承担省厅级课题2项,院青年基金1项。先后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二等奖3项,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

杨 钊
神经外科三病房
医学硕士 主治医师
业务专长:
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治,研究方向为医学影像深度学习辅助脑血管病的诊治。 (来源:哈医大四院)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黑龙江官方微信(sinahlj)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