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黑龙江|要闻|鲜城|旅游|美食|时尚|城市|汽车|财经|健康|教育|惠购
广告
佳木斯

新浪黑龙江>佳木斯>理财>正文

审批松绑 高速公路新建PPP改核准制

2016年08月19日 10:46 北京商报  评论(0人参与

  为了进一步加深简政放权,昨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国家高速公路网新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批复方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政府采用投资补助方式参与的国家高速公路网新建PPP项目的管理方式,将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

  目前,我国PPP项目审批制度主要有审批制、核准制和备案制。据200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如果PPP项目中有政 府投资建设,包括投资补助、贷款贴息,都要实行审批制。而本次《通知》则把政府投资补助的项目从审批制中“放行”,改为了核准制,政府采用资本金注入方式 参与的国家高速公路网新建PPP项目仍按照审批制管理。据了解,政府对PPP项目进行资金注入即入股,而投资补助则仅仅是给予补贴。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本次《通知》正是我国放宽高速公路新建PPP项目的准入门槛,不断简政放权的践行之一。PPP项 目的审批制是指企业将完整的项目计划书等材料上报相关部门,是否批准、什么时候批准都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而核准制则只考察项目是否符合如公共利益等特定 的几个标准,相比于审批制,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

  去年底,北京市交通委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兴延高速公路PPP项目投资协议,成功吸引社会资本97亿元,这也是全国首例通过公开招标建设 的高速公路PPP项目。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当时表示,兴延高速公路预估每公里造价达3.1亿元,如果由政府出资建设,投资成本太大;完全交给企业,又 缺乏足够的盈利点和吸引力,“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本不断增加,吸引社会资本已经成为了缓解投资压力的重要手段”。

  不过,赖阳也表示,《通知》具体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还要等到细则的进一步出台,“从广泛意义上来说,核准制一般都比审批制更加简单方便,但是具 体操作上,还要看政府放权的意愿,如果将高速公路PPP项目核准制的门槛设定过高,那这次的改变只能说是‘换汤不换药’,如果门槛有所降低,则将更好地推 动社会资本进入PPP项目”。(记者 肖玮 实习记者 林子)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