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边墙即三道军事防线

  据介绍,牡丹江段边墙东自牡丹江左岸的浅山区山脊上,西端隐没于三道关五村西南3.4公里的山坡上,该段边墙全长38余公里,历经爱民区三道关镇江西村、新丰村、三道关村,调查段落总计169段。

  江东段边墙,东端起自宁安市江南乡永泉村东南6.8公里中山区的山顶上,西端止于江南乡缸窑村西南1.8公里牡丹江右岸的江边台地上。该段边墙全长23余公里,历经宁安市江南乡清泉村、四方村、永乐村、缸窑村。调查段落总计35段,相关关堡有岱王山山城。

  第三段边墙是镜泊湖段边墙,东端起自宁安市江山娇林场东北4.6公里大青沟北侧的山坡上,西端止于江山娇林场东北4.75公里镜泊湖右岸的湖边。该段边墙全长近5公里,此段墙体穿梭于宁安市镜泊乡江山娇林场东北的山顶或沟谷中,没有穿越其他村屯,调查段落总计10段。该段墙体依附有38座马面,有城墙砬子山城和重唇河山城两座相关关堡。

  市文物管理站馆员杨枢通分析了牡丹江边墙的古代军事功能,从北向南地理位置上看,牡丹江边墙构成三道古代军事防御线。南城子古城与牡丹江段边墙隔牡丹江相望,构成第一道古代军事防御线,用以封锁牡丹江左岸和水路的交通。岱王山山城南约1公里就是江东段边墙,构成第二道古代军事防御线,用以封锁牡丹江右岸的交通,但从岱王山山城周长约300米的规模来看,驻扎的兵力不会太多,应只是起到前线瞭望哨的作用。城墙砬子山城与镜泊湖段边墙隔湖相望,加之西北还有重唇河山城,形成第三道古代军事防御线,用以封锁此处的镜泊湖水路和湖东岸的陆路交通线。

  为渤海国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牡丹江边墙建于唐代渤海国时期,被认定为中国长城资源的一部分,但与“秦长城”、“明长城”存在显著差异,其多为就地取材,利用山险,随山势修筑。作为一个带有纵深防御体系的军事工事,牡丹江边墙对渤海国的稳定、发展和开疆扩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杨枢通结合我市的地貌特征与历史情况,依据牡丹江边墙现存的形制、史书和学者们发表的文章,对牡丹江边墙修筑的年代进行探讨,并对三段牡丹江边墙修筑的年代和历史功能进行了分析。

  杨枢通认为,牡丹江边墙所属的牡丹江段边墙、江东段边墙和镜泊湖段边墙是随着渤海国北界的扩张而修筑的,修筑年代应为渤海早期,目的是为了防御黑水靺鞨联盟的南下扩张。牡丹江边墙所属的三段墙体的具体修筑年代,镜泊湖段边墙应是在高王大祚荣建立震国至正式受唐朝册封(698年至713年)期间修筑,其作用是防御北方黑水靺鞨联盟南下扩张,为自己所建立的震国取得社会安定,获得生存发展喘息的时间。牡丹江段边墙和江东段边墙应是大祚荣的儿子武王大武艺“北击黑水”(726年至732年)期间修筑,其作用一是防御北方黑水靺鞨联盟的反击,二是巩固和强化征伐黑水靺鞨联盟所取得的战果,三是加强对北方和东部地区的控制。

  一段史料似乎侧面论证了杨枢通的观点,在755年唐朝爆发“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同时兼任渤海、黑水经略使,有权调用渤海军队反唐。文王大钦茂从中京显德府迁都上京龙泉府(今宁安市境内)。关于文王大钦茂此次迁都,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大钦茂一是避祸,二是有意保持此时渤海国北界的稳定,可加强对北方和东部地区的统治管理。但大钦茂一定要考虑京城的安全问题,此地域如真的遗留有高王大祚荣和武王大武艺遗留下来的三道军事立体式防御线,便可成为他放心迁都的理由。

  到渤海第十代王宣王大仁秀时期,大仁秀以早期三代王打下的基础为依据,厚积薄发,“南定新罗,北略诸部,开大境宇,开置郡县”, 使渤海国“地方五千里”,博得“海东盛国”的赞誉,这是渤海国统治者一贯实行向北扩张政策的结果,三道军事立体式防御线应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