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服务国家战略 助力龙江当好粮食安全压舱石

  来源:黑龙江日报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支持土地规模化经营项目。

  五常市支行贷款支持企业水稻人工收割现场。

  肇东市支行贷款支持企业粮食收购现场。

  五常市支行支持鸭稻田种植项目。

  富裕县支行贷款支持企业粮食收购现场。

  大庆市分行贷款支持企业粮食收购现场。 本版图片均由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提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简称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始终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准落实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立足黑龙江粮食大省资源优势,坚守主责主业,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需求,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不断凸显。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推出“农发行这十年——黑龙江”系列主题报道,展示十年来该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龙江“三农”事业、推动乡村振兴、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及工作成效。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十年来,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党建统领,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和总行秋粮收购工作要求,始终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不断调整优化客户结构,持续加强基础管理,有力有效防控风险,在助力龙江当好粮食安全“压舱石”和保护农民利益方面,充分发挥了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作用。

  坚守主业

  收购资金供应 主渠道作用大幅提升

  十年砥砺奋进,十载春华秋实。

  根据黑龙江省“非凡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消息,十年来,黑龙江省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牵动,不断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多措并举保护黑土地,深入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大力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提供坚强保障。

  因农而生,伴农成长。十年来,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不断提升政治站位,精细服务,高效履职,加快贷款投放,充分发挥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保障各类资金供应,确保粮食生产从种到收“颗粒归仓”,助力龙江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来自省农业农村厅的数字显示,十年来,黑龙江累计为国家贡献粮食1.47万亿斤。2021年,我省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573.5亿斤,比2012年增长了253.8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粮食产量占全国1/9强。2022年初,我省深入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新增大豆种植面积1000余万亩,为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展现了龙江担当。

  长期以来,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坚持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前提下防控风险的指导思想,切实保障粮食收储资金供应,履行政策性银行使命。十年来,该行不断拓展服务链条,主动服务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涵盖了从生产到供给、从原粮到成品、从产区到销区、从田间到餐桌的方方面面,助力粮食生产、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平稳有序运行。截至2022年8月末,粮油贷款余额3919亿元,比十年前增加2836亿元,增幅262%。

  充分发挥粮食收购主渠道作用,稳固“粮食银行”。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坚持运用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两种手段,依靠多渠道解决粮食收购问题,实现从政策性收购为主向政策性收购与市场化收购并重转变。十年来,累放粮食收购贷款8863亿元,收购粮食6632亿斤,实现客户数量和投放额、信贷质量、服务水平、管理能力“四个提升”。

  信贷资产质量持续向好。十年来,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持续强化粮油贷款风险管控,严把客户准入关,全面加强行业与市场分析研判,严格执行封闭运行管理,强化库存监管,粮油贷款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精准发力

  全力保障 粮食托市收购

  十年来,国家收储制度改革加快推进,2014年大豆目标价格改革顺利实施,2016年玉米临储收购政策正式退出,稻谷最低收购预案保持高效精准启动态势。十年来,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始终把服务托市收购作为履行职责使命的重要内容,及时足额保证资金供应,确保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落实。

  工作早谋划,服务预案早启动。每年秋粮上市前,该行都会分品种、分地市开展工作调研,与企业、合作社、农户开展座谈、地头走访、实地调研,全方位掌握粮食生产形势第一手资料,就稻谷最低收购价和玉米、大豆国家临储资金供应等工作,充分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库点认定全覆盖,确保“有仓收粮”。该行主动与粮食局、中储粮等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合理布局收储库点,避免出现“卖粮难”和“坏粮”,确保“有仓收粮”。十年来,累计配合认定各类委托和租仓库点近万个,实现了粮食主产县全覆盖,方便了农民就近售粮。

  精准发力,全力保障托市收购。收购预案启动后,该行及时开通“绿色办贷”通道,对政策性收购贷款做到随报、随审、随批、随贷。特别在元旦、春节等重要时点,提前发放充足的铺底资金,确保农民售粮款第一时间兑付到手,切实做到“钱等粮”。特别是在2019粮食年度,春节前28天内就投放到位268亿元,完成全年进度的2/3,有效降低了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对收购工作的影响,实现了政府、农民、企业“三满意”。

  聚力改革

  全力推动 业务转型发展

  随着国家粮油收储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粮食市场化收购贷款投放量逐年增加。十年来,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累放粮食市场化收购贷款1033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834.2亿斤,粮食市场化贷款投放量占全部粮食收购的贷款比重由2016年的3.6%跃升至2021年的44.5%,特别是在2020粮食年度,市场化贷款投放额度首次超过政策性贷款,粮油市场化转型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深入实施客户工程。该行坚持把稳固客户、拓展客户作为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环,积极组织开展客户大普查、大走访、大营销,摸清行业特点、企业经营状况和金融需求,优先做好央企、跨省集团和上市公司等多元客户的对接服务。经过6年的砥砺攻坚,客户数量已从2016年的77户拓展到目前的181户,实现了粮食主产县市场化客户的全覆盖。

  持续拓展服务领域。聚焦玉米、水稻、大豆等“农业强省”规划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从支持单一收购向支持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和提升价值链转变。重点支持黑土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支持大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服务五常、方正等优势产区优质客户,打造优良品牌;重点支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服务领域向氨基酸、淀粉糖等产业链下游延伸;重点支持国产大豆深加工产业发展,信贷投放向优质蛋白、低温豆粕等领域倾斜。

  创新信贷支持模式。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针对不同市场主体、不同经营方式,先后推出省级信用保证基金、自有资金参与收购、“保值贷”“供应链贷”等四种模式,并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创新实践了“仓单贷”和县级信用保证基金模式。市场化贷款支持模式从改革前的两类拓展到目前的六类,服务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模式更加丰富。特别是在2015年,牵头建立省级玉米收购信用保证基金制度,作为玉米市场化改革的国家制度性安排,有效解决了企业增信难题,保障了市场“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服务东北地区玉米临储改革顺利实施。目前,黑龙江省信用保证基金规模达到4.56亿元,年度支持客户数稳定在70户左右,贷款投放量稳定在25亿元以上,成为农发行服务粮食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

  优化服务

  改善客户 金融体验

  贴近客户服务。该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连续多年召开秋粮收购信贷工作银企座谈会,针对客户提出的贷款审批额度、期限和还款计划等意见建议,及时调整思路,优化贷款审批,提升办贷效率。结合我省秋粮收购工作实际,完善信贷政策,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客户融资利率优惠幅度最高较10年前下降近50%。

  提升服务意识。构建清单化“大信封”服务机制,建立一个客户、一个信封、一张清单,达到一笔业务“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标准。省分行班子成员坚持带头落实“上门服务”要求,对大型战略性客户开展定期联席和高层拜访,年度走访会见中省直等重点客户、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百余次。

  优化结算方式。该行加强收购结算管理,根据粮食收购进度,提前调拨资金,保证资金供应。积极支持中储粮直属企业通过银企直联系统、中储粮“一卡通”系统与售粮农户结算,延长结算服务时间,保持银企直联系统和网银系统7×24小时开放,满足售粮农户结付粮款的需要。积极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二维码收单等非现金结算业务,优化提升客户体验,确保收购资金以最短时间到达售粮农户手中,让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勇毅前行,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的壮大始终与粮食产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致富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殷实粮仓下,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崭新的姿态,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义无反顾地树立好、维护好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