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还有5天,黑龙江几分钱一片的低价药将“复活”,附具体名单
来源:新晚报
好消息!4月20日起,黑龙江省又有一批常用药、特效药将降价。
具体名单
(点击图片可放大)




注:为便于公开竞价,竞价中企业以最小制剂单位(片、粒、支、袋)报价。
这已经是我省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了。为什么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能大幅降低药品价格?今天(15日)医保部门就药品降价相关热点问题给予权威解答
本次集采药品中,阿卡波糖、氟康唑、格列美脲、盐酸左西替利嗪片集采降价最高超90%。促使集采药品大幅度降价主要有以下因素:
带量采购,招采合一
在传统“招采分离”的模式下,量价脱钩,企业缺乏销量预期,一些药品降价后,由于没有采购量的承诺,反而由于没有所谓销售费用空间而导致药品“降价死”。
而一些仿制药价格水平高于国际价格2倍以上,流通环节费用占价格中的主要部分,这也就是集中带量采购降价的主要空间。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核心就是给药品生产企业明确的预期,有利于其根据采购量自主报价申报。
完善规则,促进竞争
此次纳入第二批集采范围的药品均为生产企业在3家及以上的竞争较为充分的品种。确保防范垄断和供应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了采购规则,通过公开、阳光的竞争实现了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
“复活”低价,重回市场
从历史采购数据来看,部分药品原来价格就很低,但由于流通模式原因,低价药反而难以打开市场。
比如: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历史数据显示有企业以0.02元/片的价格销售,但是并未成为主流,此次中选价格为0.07元/片,促进了低价药稳定供应。
此次中选的甲硝唑、阿莫西林,也是类似情况。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以后,企业不再需要进行销售公关,既有降低虚高药价的作用,也有将一批低价药“复活”。
及时回款,降低成本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一方面要求医疗机构及时结清货款,另一方面实行医保基金预付或医保基金直接与企业结算,确保及时结清货款。
据调查,此前普遍存在医疗机构拖欠企业货款问题,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并体现在终端价格中。集中带量采购及时结清货款,显著降低了企业资金成本,也为降价留出了空间。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黑龙江官方微信(sinahlj)

查看评论(3)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