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日前在全国两会上表示,2016年,对已经巡视过的单位要杀“回马枪”。这轮巡视“回头看”明确在辽宁、安徽、山东、湖南4个省进行,这在党的十八大以来还是第一次。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2015年,已有至少15个省份和部分部委组织开展了巡视“回头看”工作。
从上到下的巡视“回马枪”因何而来?有何深意?两会代表委员和专家对其中透露的反腐新信号进行了解读。
信号一:巡视工作常态化,越往后执纪越严
“‘回马枪’在中央巡视首次出现,意味着巡视工作已经实现常态化,巡视制度更加完善,巡视监督更加深入。”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表示,“回马枪”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标志着巡视工作常态化,巡视制度更加科学完善。
“中纪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深化专项巡视,紧盯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必要时杀个回马枪,开展‘回头看’。”侯欣一说。
“新华视点”记者发现,在中央首轮巡视“回马枪”之前,各地的“回头看”工作已经广泛开展。根据中纪委官网的信息梳理统计,2015年以来,已有湖北、云南、贵州、广西等至少15个省份以及交通部、农业部等至少5个部委明确组织开展巡视“回头看”工作。
江西省在2015年下半年进驻56个县开展巡视“回头看”,去年底,贵州省委对已巡视过的19个县(市)和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开展“回头看”。工信部在去年9月,对此前已巡视的6个单位开展巡视“回头看”,督促整改落实,强化巡视成效。
对于巡视“回头看”对象的选择,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认为是“出其不意”。下一步中央还会对哪些地区和单位杀“回马枪”?“都有可能,而且越往后执纪越严,这样才能形成持续震慑。”高波说。
此外,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分析,巡视“回头看”,也带有“对巡视本身进行‘巡视’的意味”。这种既考“答题人”、又考“监考人”的制度安排,目的是通过对效果的评估进一步完善巡视监督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