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六七十平方米、三代同堂的房子里住久了,这些干了半辈子粗活的母亲们,习惯了轻手轻脚。

  每敲开一扇门,她们立刻从里面钻出来,微端着双肩使劲招手,摆好拖鞋,再钻进厨房去端水果……

  微端的双肩,几乎是所有带小孩、需要安静的家庭里,老人们所特有的动作。

  三个月前,新晚报记者开始在“漫步巴黎”小区林立的高楼间穿梭,记录他们的故事——一群平均五六十岁、一退休就从全国四面八方的老家赶来,帮定居在哈尔滨的儿女们带小孩的老人们。

  这些穿着儿女给买的衣服、面露富足的外乡老人们,不知不觉间成了哈尔滨的“老漂族”。

  这是一个更多出现在一线城市新闻报道中的名词。报道中,还有很多从哈尔滨“漂”出去的老人。

  而无论“漂”向哪里,这些阴郁而明亮的故事,都是一个时代特殊的侧面:一代父母晚年在陌生城市中跌跌撞撞、寻找归属,以及,一代独生子女在梦想与愧疚中内心挣扎。

  都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现在,对这群老人来说,“儿孙在,任漂泊,不问归途”。

  这是一群“超期服役”的老人异乡抱团取暖的故事,也是一代父母在故土与亲情两种信仰间摇晃的心路。

他们的群口号是"在家精益上岗,在外平易近人"

  他们的群口号是“在家精益上岗,在外平易近人”

  这个特殊的圈子,

  为异乡繁闷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

  清晨五点半,微信群里一连串“早上好”问候声,同时唤醒了散落在这座小区90多个角落里的手机。

  “打卡”的这一群人,开始了一天当中最忙碌的时光:迅速做出全家人的早饭,先将上班的子女打发走,再哄他们的小孩吃早饭。然后,坐几站公交,把孩子们送到幼儿园……

  上午九十点钟,群里真正的日常开始了:晒宝宝照片和小视频的,发语音聊家常的,互通附近最新菜价信息的,通知变天加衣服的,转发育儿常识和心灵鸡汤的……

  这种群聊信息,每天至少三四百条。表面看,就是一大家子人“唧唧喳喳”唠家常。这个“家”有90多人,平均五六十岁。

  他们并不清楚彼此的名字,因为在群里,都是在孙辈小名后面加上“奶奶”或者“姥姥”。

  “妙妙姥姥”高艳霞是群主。

图:妙妙姥姥高艳霞图:妙妙姥姥高艳霞

  两年前,宝宝们一岁多,高艳霞编了个腰鼓队,让群里的奶奶和姥姥们统一推着宝宝车,拴上腰鼓——浩浩荡荡的“奶姥腰鼓队”满小区这么一耍,场面震撼,迅速“圈粉”。

  “大家都跑来问:你们哪个托儿所的呀?我们就说我们有个群,都是姥姥奶奶。他们说:呀,咱都一样的啊!就‘呼啦啦’全加进来了……”

  一开始就充满巧合。

  这个拥有5000多户家庭的大众型小区,位于哈尔滨新区。当初房价适中,很多大学毕业后打拼了几年、有一定积蓄、打算留在哈尔滨生活的年轻人住了进来。

  一两年后,外乡老人涌入。高峰时期,小区院子里能同时看到上百个带孩子的老人。

  “戏精”奶奶姥姥们总有花不完的力气。天好的时候,群里规定每天必须在小区的长廊聚三次。

  喊一声,全体宝宝车倾巢出动。“谁家中午懒得做饭了,就抱宝宝跑别人家蹭饭吃……”高艳霞说,“除了睡觉,我们就像生活在一起。”

  他们来自天南海北,最远的有苏州、杭州、潍坊等地。进了群才发现,经历太相似了:从儿女怀孕起,他们就过来一起住;儿女们也年龄相仿,大都是“80后”。他们每天做的家务,甚至每天的心事,“都一样一样的”。

  他们一起聚过餐、唱过歌、跳过舞,爬过山、泡过温泉……像腰鼓队、小合唱和太极拳队这种宝宝参与的“主题趴”,大家会统一买服装。“小区保安见我们‘奶姥天团’来了,都给我们敬礼呐……”

  这是每个月难得一次的放松时刻。在“退了休还超期服役”的日子里,他们时不常闹腾闹腾,争取做点儿“自己的事”。

  这个群一直没有爷爷和姥爷加入,因为“怕大家都放不开”。高艳霞说,只有一个“编外文秘”,“有个姥爷特关心咱们,每次聚会都帮咱们写‘祝酒词’,还做通讯录、帮忙整理照片……”

  3年,宝宝们从襁褓被送进了幼儿园。这个群从最初的7个人,一路壮大。他们的群口号是“在家精益上岗,在外平易近人”。每次组织活动,他们都要一起大声喊出这个口号。

  要喊好几次。自己给自己鼓鼓劲。

  “我们不是乐观。”高艳霞对记者说,“是生活能力太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