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食管长出个“口袋” 喝水都成难题
哈医大二院开展经内镜黏膜下隧道憩室间脊切开术 不开胸为食管憩室患者解除病痛
(田为 杨嘉安 通讯员褚艳杰)哈医大二院消化内科成功为一名食管憩室合并食管出血及狭窄的患者实施经黏膜下隧道憩室间脊切开术(STESD),利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在距病变3cm处切开部分黏膜打孔,“钻”到黏膜下层里,在黏膜层与肌层之间建立“隧道”,利用隧道内的“第三空间”进行微创操作,完成食管憩室间脊的切开,并保留了食管结构的完整性,显著降低食管穿孔和纵隔炎等并发症风险,解除患者病痛折磨。
家住齐齐哈尔市的李先生(化名)8年来一直默默忍受着“怪病”的折磨,不定时的胸痛,持续加剧的吞咽困难,让他痛不欲生。8年来,李先生的家人带着他四处求医,先后辗转国内多家大医院,得到的诊断也基本一致“食管憩室”,这是指食管壁的一层或全层向外突出,内壁覆盖有完整上皮而形成“盲袋”结构的囊性突起,简单理解像食管上多了一个“口袋”。虽然这是一种良性病变,憩室较小时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憩室形状和大小的变化,吞咽时食物、药物通过开口进入囊腔,积存在较大的憩室内,导致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反流、口臭、窒息、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医生建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但李先生担心开胸手术对身体打击过大,迟迟不敢接受治疗,一拖再拖,病情越来越重,这几日吞咽困难的症状越来越重,用他自己的话说,“喝水都像有刀在割我的胸口一样疼,并且根本咽不下去的感觉,更别提吃东西了”,慢慢地体重下降明显,还出现了呕血的症状。
李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到当地医院行检查,检查结果提示“食管下段憩室合并憩室内出血、食管狭窄”,几经考虑后,决定到哈医大二院进行食管憩室切除。胸外科医生接诊后,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医患沟通中介绍,因患者的食管憩室较大,行憩室切除术创伤较大,术中风险较高,并存在较高的吻合口瘘、穿孔、伤口感染和纵隔炎等并发症风险,综合以上情况,建议患者到消化内科评估憩室情况,试行胃镜下的微创治疗。
消化内科主任曲波教授亲自为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发现憩室位于食管距门齿41cm处,深度为6.0cm,且憩室内有较多的食物存留,曲波教授和助手应用异物钳将憩室内积存的食物残渣取净后,与普外科、胸外科医生共同为患者制定后续治疗计划,曲波教授建议将患者转入消化内科,计划行STESD(经黏膜下隧道憩室间脊切开术)。
患者转入消化内科后,医疗组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完善术前检查,并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曲波教授介绍,食管憩室的内镜下微创治疗是指在内镜下将憩室间脊的切断后,原本将食物漏进去的“口袋”便消失了,食物不再停留于这个空间,而是继续顺着食管向下进入胃部完成消化。
据悉,传统的内镜治疗食管憩室方式是在硬式内镜或可曲式内镜下,将形成憩室间脊的黏膜和肌纤维共同切开,但由于视野受限,易出现较高的穿孔率,相关研究表示,有超过6%的患者在可能会出现食管穿孔等并发症。而与传统的内镜治疗相比,STESD(经黏膜下隧道憩室间脊切开术)是利用内镜在食管黏膜下建立黏膜层与固有肌层间的一条通道,通过该通道能更充分暴露并切憩室开间脊,切开范围甚至可延伸至食管肌层,这是传统内镜治疗所无法达到的,能有效减少因不完全切开导致食管憩室复发的情况。
原理看似简单,但在STESD实际操作技术中难度极大。首先,构建完整的黏膜下隧道十分困难;其次,术者需要精准研判病变范围,并具备较强的空间感,眼观电子镜屏,手部精准操作;更为关键的是,必须保证足够的隧道长度和解剖深度以便于完成后续操作,在狭小、超薄的黏膜下每一次操作的移动范围都需要以毫米计算,以保障憩室间脊的两侧的正常黏膜不受损。这些对于消化内科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
手术当日,疼痛科方先海副主任医师评估患者生命体征,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及麻醉,麻醉生效后,曲波教授通过内镜到达在距患者食管憩室间脊上方3cm处,建立1.5cm大小的纵向切口作为隧道入口,随后,将食管黏膜层和肌层仔细分离,建立纵向黏膜下隧道至憩室底部远端1-2cm处,切开并充分暴露间脊,小心切割憩室间脊内部肌纤维至憩室底部,充分止血后用金属夹封闭黏膜开口,至此,经黏膜下隧道憩室间脊切开术成功,全程仅用时2小时。
术后,患者无明显疼痛,术后48小时逐步恢复进食,患者进食过程明显顺畅,患者术后第5日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