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或有明显异常情况的,一定要给予重视,及时看医生;有条件的,建议每年定期进行一两次体检。特别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能力的下降,许多疾病就会找上门来。临床医生提醒,不管是大病还是小恙,都要早发现、早医治,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今年72岁的李大妈为人随和、安安静静、无欲无求,平时从不给家人及街坊邻里添麻烦,是个挺“佛系”的老人。去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她在揉搓腹部帮助消化时,无意摸到自己肚子里有个圆鼓鼓的包块,李大妈觉得一不疼痛、二不影响饮食起居,便没放在心上,也没和任何人讲。入冬之后,老人下腹部的肿块开始越长越大,同时排便也变得困难起来,因此不得不告诉女儿女婿。在当地镇医院,医生为她做了彩超检查,发现大妈腹腔内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瘤,直径已经超过了20厘米,并且逐步出现了下腹疼痛的症状,提示病情复杂而严重。

  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心急火燎的家人陪老人转诊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普外科一病房就诊,黑龙江省医学会经肛内镜微创手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值班教授刘天佑仔细询问了她的病情,并做了相关检查,肯定了当地医生的初步判断,同时协助老人办理了入院手续。入院后进一步检查发现,大妈腹腔内生长的肿物位于盆腔,与周围血管及器官混淆不清,肿瘤的后方则是人体躯干部最粗的血管——腹主动脉,这意味着在术中既要完整地切除瘤体,又要保护好相邻的重要器官,还必须甄别腹部大血管,这无异于在刀尖上行走,稍有不慎伤及腹主动脉就会置患者于危险的境地,酿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所有这些无疑是对术者操作、耐心,以及手术团队默契配合程度的多重考验。

  不仅如此,老人年轻时常年值夜班,养成了抽烟提神的习惯,致使心肺功能均较差,冠状动脉各分支都有狭窄,由此给全身麻醉及手术带来了更大困难,术后很有可能发生心衰、心跳骤停、心肌梗死和肺部重症感染等意外情况。经过术前多学科讨论和反复沟通,刘天佑教授和他的团队决定为李大妈施行盆腔巨大肿物切除术。在麻醉科、手术室、心内科、泌尿外科和妇科专家的配合下,刘教授及团队成员张东旭、任年胜、胡旭晨、佟广聪等医生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仅用了3小时即完成了游离、切除、止血等复杂过程,将肿物一点点完整地剥离了下来。经测量,切除后的肿瘤比预想中的还要巨大,大小约为30厘米×20厘米×10厘米,重约4公斤,相当于一个足月新生儿的重量。清醒后的老人转回了普通病房,次日便在女儿的搀扶下自由活动了。

  术后病理回报结果证实,李大妈患的是“间叶源性肿瘤伴有大片坏死”。对此,刘天佑教授解释,间叶源性肿瘤是临床较为少见的一类疾病,而胃肠道间质瘤则是胃肠道中占比最高的间叶源性肿瘤,约占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82%。胃肠道间质瘤多发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此病大部分发生于胃(50-70%)和小肠(20-30%),结直肠约占10-20%,食道占0-6%。这样的病人20-30%是恶性的,第一次就诊时约有11-47%已有转移,转移灶主要在肝和腹腔。统计数字表明,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存在差异,北美每年在0.68-0.70/10万人,欧洲每年1-1.45/10万人,韩国为每年1.60/10万人。在我国,胃肠道间质瘤尚缺少相关流调数据,但以华东地区最为多见。

  刘天佑教授强调指出,胃肠道间质瘤的表现多不典型,缺少特异性,容易被忽视并难以早发现、早确诊;其病程可短至数天长至20年,良性或早期者无症状。患者多是在出现胃肠道梗阻或出血、吞咽不适、腹痛、腹部包块、腹水等问题才来就医的,此时往往贻误了最佳手术时机。当前,超声内镜可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位置、大小、起源、局部浸润状况、转移等状况做出诊断,且能将消化管壁的层次结构清晰显示出来;而超声内镜下穿刺活检,效果也十分肯定,有助于确诊和术前评估。另外,在CT平扫下,可见胃肠道间质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呈不规则形。

  当前,临床上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病例,手术切除仍是首要选择,可以最大幅度地切除病灶,提高治愈率。特别是当肿瘤引发完全性肠梗阻、消化道穿孔、保守疗法无效的消化道大出血或腹腔大出血时,患者往往病情告急,必须施行急诊手术。同时,结合分子靶向用药治疗,亦能显著改善病人的预后。(胡旭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