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普外科二病房手术团队成功为一名60岁的脾门占位患者实施了脾脏次全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于近期出院。
刘女士(化名)最近左上腹胀痛,在当地检查时发现脾脏肿物,约手拳大小,当时医生建议行开腹脾切除术。为寻求小创面以及保留脾功能,刘女士多方打听慕名找到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普外科白雪巍教授。
入院后,患者检查脾脏增强CT后发现脾脏肿物为直径五公分大小的血管瘤(良性),具备手术指征。脾脏在抗肿瘤、抗感染、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良性的脾脏肿物,保留部分脾脏的脾脏次全切除术具有重要意义。刘女士的手术需精准找到脾上级的分支血管,而脾动静脉穿行于胰腺组织中,接纳来自周围的分支血管较多,分离难度较大。尤其是脾上级肿物,贴近脾门(如图三、四所示),需要更加精细的解剖操作技巧。若术中损伤脾血管可能引发大出血和术后脾血管栓塞等一系列并发症,最终导致保脾失败。如果术者通过精细解剖操作在切除脾脏肿物的基础上为患者保留部分脾脏,能够避免患者术后长期口服抗凝药物,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微创治疗体验和效果。
综合患者的病情,白雪巍教授决定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进行微创保脾手术。
手术过程中,白雪巍教授发现脾脏肿物贴近脾门,并且脾肿瘤与胰腺尾部及胃后壁也有轻微的粘连,手术难度较大。在白雪巍教授精准的操作下,发挥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优势,利用达芬奇机器人裸眼3D放大效果和机械臂远超人手操作极限的活动度,精细的分离脾门周围的粘连后,精准的找出并切断脾上级的血管,完整的切除脾脏上级的肿物后为患者保留了下极的脾脏(图一、二所示)。
白雪巍教授团队致力于推进群力院区普外科二病房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擅长各种胰腺、胆道、肝脏及脾脏的微创治疗,2023年全年微创手术率已达70%,在保证肿瘤根治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器官功能。不仅如此,科室精通达芬奇机器人和3D腹腔镜等微创手术技术,旨在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加速患者恢复。主要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脾脏及胃肠道肿瘤、腹外疝、食管裂孔疝、甲状腺及乳腺等疾病。(来源:哈医大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