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二病房主任张天虹教授团队顺利完成多例成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均为我院国家人工耳蜗集采政策落地后的首批受益者。此次手术覆盖突发性耳聋、药物性耳聋及长期助听器效果不佳等不同病因的重度听力障碍患者,标志着人工耳蜗技术进一步惠及成人听力障碍群体。
政策红利大幅降低患者医疗负担
自2025年3月1日哈尔滨市正式执行国家人工耳蜗集采政策以来,单套人工耳蜗(含植入体、处理器)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降幅达75%。这一政策通过医保报销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经济压力,让更多因经济原因延误治疗的患者获得及时干预的机会。哈医大一院积极响应政策,迅速推进集采后首批人工耳蜗植入项目,为不同病因导致的听力损失患者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精准医疗:多类型病例个性化治疗
此次手术患者中,有一位65岁老年患者因双侧突发性耳聋导致全聋,经1年保守治疗无效后选择植入人工耳蜗。还有因药物致聋的中年患者,佩戴助听器效果不理想,集采政策落地后第一时间接受手术。有的老年性耳聋的患者助听器效果不佳,也选择了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言语识别率均得到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张天虹教授团队通过精细化术前评估、微创手术技术及个性化术后调机,确保每位患者获得最佳听觉植入效果。

专家呼吁:成人人工耳蜗植入宜早不宜迟!
黑龙江省防聋治聋专家组组长、黑龙江省残联听力语言康复组组长、哈医大一院耳鼻喉科二病房主任张天虹教授指出,“许多患者认为人工耳蜗是‘无计可施’时的选择,其实对于符合适应症的患者,越早植入效果越好”。研究表明,成人植入耳蜗后不仅能恢复沟通能力,还可预防因长期听力缺失导致的心理障碍和社会功能退化。
张天虹教授强调,“听觉植入不仅能改善沟通,更能重塑生活信心”,对于老年性耳聋和药物性耳聋患者,若助听器无法满足需求,应及时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可能性,避免长期听力缺失影响语言能力和心理健康,植入时间越早,术后听力康复效果越好。传统观念中“只有儿童需要人工耳蜗”的认知亟待纠正,成人患者及时植入不仅能恢复沟通能力,更是预防继发性身心疾病的关键。
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治疗可及性
为缩短患者等待周期,哈医大一院同步开通“人工耳蜗植入快速通道”,整合多学科资源,实现从检查到手术的高效衔接,避免因等待期长而错失治疗时机,为成人听力障碍患者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康复希望!(来源:哈医大一院 马田雨 苑斯淇)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黑龙江官方微信(sinahlj)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