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黑龙江|要闻|鲜城|旅游|美食|时尚|城市|汽车|财经|健康|教育|惠购
广告
佳木斯

新浪黑龙江>佳木斯>教育>正文

哈佛演讲学子父母

2016年05月31日 16:04 大洋网-广州日报  评论(0人参与

  广州日报记者:在停钟村像何江一样念这么多书的人多吗?

  曾献华:很多小孩念到初中,父母就让他出去打工了。

  何毕成:他(何江)如果成绩不好,我也会让他出去打工。不过,他成绩一直都很好,学习很用心。

  广州日报记者:你是怎么教育何江的?

  曾献华:他上小学时,放学后把他关在楼上学习,不让他跟其他小孩打球、打弹珠。我陪他学习,他学习时,我看他的日记,了解他的学习情况。

  何毕成:我没怎么教育他,主要是她(曾献华)。我一般就说他几句,让他加倍努力。

  广州日报记者:你一直坚持给何江讲故事?

  何毕成:从他4岁开始,我给他讲故事。我也是没事做,自己编了一些乡间故事,还看了一些故事书,讲给他听。有些故事是关于好好学习的,希望他以故事主角为榜样。

  广州日报记者:上世纪90年代,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你为什么选择在家陪孩子?

  曾献华:(何江)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照顾不了他们兄弟。

  何毕成:外面也没什么事做,我在农村也可以打临工,帮人建房子,还可以打鱼。我们两个人总有一个人在家给孩子做饭,她(曾献华)不打工。

  记者手记

  父母陪伴成长

  从来不打孩子

  从长沙驱车前往何江的家,路程不过七八十公里,但走了近3小时,尤其是最后几公里的泥泞小路,雨后寸步难行。何江是逆行走出了乡村,一路的艰难可想而知。

  何江的家是一座不起眼的2层砖房,是1995年建的。如果不是曾献华在村头相迎,很难找到。曾献华和何毕成很热情,“大老远从广州赶来,不容易。”说罢倒上了一大杯水,拿了两把小竹椅请记者坐下来。

  采访中,曾献华展示着何江买的华为pad,何毕成偶尔插一两句。对于儿子的成绩,何毕成指着曾献华说:“主要是她的功劳”。他不打孩子,也很少鼓励,有时还打击打击,但他说“孩子能理解我的意思”。

  在何江的成长过程中,因为有父母的陪伴而没有成为留守儿童。曾献华坦言这对孩子很重要。说到这里,她开始细数哪家的大人去城里打工,像何江这样父母都在身边的确实不多。虽然何毕成觉得在家陪伴是一种巧合——外面没什么事可做。曾献华则陪孩子做功课,看他的日记,关注孩子成长的动向。

  何江:我要去哈佛 何父:你吹牛

  何江4岁就开始上小学,结果成绩不比别人差,于是他成了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何江的成绩一直名列前矛,之后考上了宁乡县最好的高中——宁乡一中。他立志成为科学家,考上中国科技大学。

  广州日报记者:小学毕业时,何江想去私立学校读初中,学费一年一万元,你不同意?

  曾献华:是的,老师也了解我们家的情况,说我们负担不起。我们告诉何江,只要努力读书,在乡里也一样。

  广州日报记者:何江上学时去过长沙吗?

  曾献华:高一的时候,他有一个同班同学住在长沙,同学的妈妈知道何江成绩好,邀请他去长沙玩,希望让何江做自己孩子的榜样。何江回来以后羡慕城市好。同学想来我们家玩,他不同意,不想让同学看到家里这么穷。

  广州日报记者:何江房里有唐诗宋词和一些国内外名著,他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看这些书?

  曾献华:高中的时候,这些都是他用节省下来的生活费买的,那时他已经看了四大名著,里面有很多经典的故事,他很喜欢。他很爱惜他的书,之前我收拾房间,卖了一袋他的书,他还说我。读大学时,他自己组装的电脑,还有用过的茶杯这些小物品他都带回家了。

  广州日报记者:高中的时候,你和何江怎么交流?

  曾献华:高中他住学校,周末回来两天,我就陪着他,看他的日记,了解他的学习、生活习惯,交什么朋友。交学费、开家长(微博)会的时候我也会向老师了解他的情况。

  广州日报记者:高考(微博)后,何江报考大学怎么考虑的?

  曾献华:他说北大(微博)培养国家干部,清华(微博)是培养工程师的摇篮,中国科技大学是培养科学家的摇篮,他选择去中国科技大学,他想成为科学家。他爸爸不同意。

  何毕成:北大、清华毕竟是最好的学校,不过他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选择,我尊重他的选择。

  广州日报记者:何江什么时候考虑申请去哈佛?

  曾献华:大一的时候,他回来说以后想申请去哈佛。他爸爸说他吹牛。何江说,只跟妈妈说这事,不要跟别人说,怕别人也笑话他。

  何毕成:刚刚到大学就想着申请哈佛,吹牛。

  广州日报记者:他后来有什么行动?

  曾献华:他听一位香港老师说,申请哈佛成绩要第一名,思想品德也要好,他就努力考第一。他听同学说出国要英语好,他是农村出来的孩子,英语不够好,放假一回来,他就在楼上跟着《疯狂英语》的磁带念,9天就背了9000个单词。村里人就在下面听,他们评论何江(学习)认真。他说,申请去哈佛要过一关、两关、三关,过了一关他就打电话告诉我。

  广州日报记者:什么时候觉得何江申请哈佛靠谱了?

  何毕成:大三的时候,他的成绩第一名,还拿到一项该校最高荣誉奖,觉得这事靠谱。

  广州日报记者:被蜘蛛咬伤,真的是用火烧的吗?

  曾献华:何江被蜘蛛咬到,我用棉花包住他的手指,洒上白酒用火烧。当时农村大都是采取这样的土方法。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