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一院骨科医生为您详解,数字骨科在髋膝关节翻修中的应用

  本报讯(文/ 张新浩 王大为 刘昌鑫)目前人工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经过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已经充分得到肯定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髋、膝关节初次置换的患者,在理想情况下,良好的假体可以使用到15 - 30年,通过临床随访哈医大一院骨科医生发现,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无论活动、日常生活等方面都非常良好,患者满意程度普遍很高!

  患者实施置换手术后面临的问题?

  因为假体材料、手术技术、患者自身情况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假体的无菌性松动(为最常见的原因)、假体周围感染、假体周围骨折、骨溶解等。这时,对初次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会有两种治疗选择:一是再做置换手术,一是不处理直至恶化。而选择再次进行置换手术,就是通常所说的髋、膝关节翻修手术。

  据了解,哈医大一院关节中心关节置换量每年仅膝髋关节置换量就达到1200例左右,为全省之最。置换后患者满意度高、康复快甚至能够达到术后第二天患者下地活动并且术后约一周便可出院。而早在20年前左右行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目前有大部分已经达到了需要进行翻修手术的程度。随着需要翻修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其相对初次置换手术翻修难度也明显升高了台阶。而在黑龙江地区大部分患者没有获得必需的翻修治疗。

  数字骨科在髋膝关节翻修术中的全新应用

  髋膝关节翻修术较初次置换术不仅在手术难度上增加了困难,而且也是对患者再次接受手术的心理考验。如何能够安全、高效、便捷的完成手术,让患者治疗疾病的同时,有一个安全无负担的心理状态,便成为了医生们研究的方向。哈医大一院骨科医生相信:只要通过精密的“作战部署”、拥有精密的“作战装备”、以及有经验的“士兵”,那么翻修手术也只是纸老虎!

  相较于传统髋膝关节置换、翻修手术的工程浩大、耗材多,对大夫经验及精准度的高要求、传统影像学评价不全面等问题和困难,哈医大一院的医生们通过数字骨科3D打印技术,打印出患者专属模型,并设计出患者“专属手术”,从而达到了让患者安心、让医生能够打“有准备的仗”,同时也较大程度降低初次髋膝关节翻修手术的风险。

  哈医大一院数字骨科的医生们, 通过术前三维规划设计、3D打印术前模拟、术中PSI截骨导板、术中导航等一系列设备对髋、膝手术更好地进行术前规划及手术操作演练,让髋、膝关节翻修手术达到高精准、低风险、可预测。

  数字骨科如何让翻修手术难度降低?

  医生通过三维重建及观察测量:更加立体评估患者骨缺损程度→确定旋转中心→数字化模拟臼杯放置:位置、深度、外展角、前倾角→术前数字化模拟手术、3D打印模型后1:1实物模拟手术→正式手术完成治疗。整个治疗过程精准、实效、安全,能使患者快速康复,这也给有恐惧和抵触心理的患者吃上了定心丸!

3D打印模型3D打印模型
安放试模,模拟臼杯放置。安放试模,模拟臼杯放置。
截骨导板截骨导板

  翻修手术是需要技术、设备和耐心的顶级关节手术,为更好的阐述髋膝关节翻修的困难点及其处理方法,如何通过这些高精尖技术处理这些问题,哈医大一院不定期举办翻修技术展示和学习培训,并邀请全球的大咖们前来交流讲座。据悉,在6月12日哈医大一院骨科将邀请全球知名关节外科大师、美国外科医师协会会员、RUSH大学学医学中心Wayne G。 Paprosky 教授教授,进行有关复杂膝关节骨缺损治疗、TKA翻修中骨缺损的处理及钽金属填充块在膝关节翻修重建中的应用、髋臼翻修和假体选择的原则等丰富议题讲座。

  相关链接——

  哈医大一院数字骨科及生物技术诊疗中心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数字骨科及生物技术诊疗中心是中国北区首家医疗3D打印应用中心,本中心通过临床患者的个性化诊治,建立医学大数据库,从而改良、制定个性化医疗产品,并参与国内的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是国内外医学界近期研究热点和未来重要的探索方向。目前日本、美国已经开始将生物材料3D打印投入到临床环节,国内也有个别医院开始探索3D打印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但整体而言,3D打印在中国与医疗的结合尚处于十分初级的阶段,此前黑龙江还没有体系化3D打印与医疗合作项目。”

  3D打印在骨科医疗领域有非常广阔的空间。3D打印技术制作出的模型有助于医患沟通,通过3D打印模型,医生可以更简便直观地向病人和家属介绍病情与治疗方案,让对方更容易理解。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数字骨科及生物技术诊疗中心成立以来,该中心引进最前沿的精准医疗技术,引进了一系列3D打印设备及实验室工作设备,在科研及临床上做出了一系列尝试性、创新性工作,真正做到“微创、精准、实效、安全”八字方针,填补了我省在数字骨科及生物技术诊疗领域的空白。引领了我省精准医疗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大力提高了我省在国内、国际上的知名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推动我省医疗科技成果创新与转化,造福广大患者,科技强省,建设和谐龙江。

  专家简介:

毕郑刚毕郑刚

  毕郑刚:教授、主任医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省重点学科带头人。

  学术地位:

  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骨科分会  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创伤分会  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  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  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关节工作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副主编

  《中国骨关节矫形外科杂志》  常务编委

  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结合微创理念治疗骨关节创伤、颈、腰椎病和脊柱创伤与肿瘤等方面颇有专长。曾率其团队开展同种异体双前臂及手移植、小儿大段骨缺损及脊柱韧带骨化症(OPLL)的研究与应用,创国际先进水平。其手术突出微创、精确和实效的学院派风格并开创多项国内、外领先手术及骨科临床创新技术。

杨磊杨磊

  杨磊,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数字骨科与生物技术诊疗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现担任1、coa青委脊柱学组副组长;2、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3、中国研究型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分副主任委员;4、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编委;5、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JBJS)中文版编委;6、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委;7、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委员;8、中国老年医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委员 ;9、中俄医学研究中心细胞生物治疗研究所委员;10、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多年来一直从事骨质疏松、铁代谢、非编码RNA、3D打印技术及生物诊疗技术的临床研究。以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文章19篇,累计影响因子共达89.532,其中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10.391。先后负责主要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1项。先后获得主要奖励有:省级学术及新技术等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一项。专利一项。

耿硕耿硕

  耿硕,现任数字骨科及生物技术诊疗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哈佛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全国十佳中青年骨科医师。现担任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常 委;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数字骨科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疾病专业委员会修复重建学组委员;黑龙江省人工关节置换联盟会员;黑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人工关节学组组员;黑龙江省医学会软骨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 中国部委员;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委员;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会员;北美骨骼与矿物质研究学会(ASBMR)会员;AOTRAUMA中国区黑龙江省委员会委员;2017AAHKS international fellow。

  先后获得2016全国关节外科病例演讲赛北区半决赛优胜奖;2015-2016脊柱退行性疾病诊疗精英汇——全国精英汇冠军;黑龙江省首届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理工组二等奖;美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会杰出青年学者奖。

  技术专长与创新特色:熟练掌握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大骨节病等疾病的治疗;能够对于复杂的关节内、外畸形,通过术前3D打印技术及术中导航技术,更好的进行畸形矫正。其采用数字骨科技术进行复杂关节置换的术前数字规划、并结合PSI导板技术、术中导航技术,进行精准化、微创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