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国庆举国欢腾之时,哈医大二院消化内科金世柱教授整理好行装,辞别家人,踏上了西去援疆的道路,他从来没和孩子分别过这么长时间,让他有些难舍。金世柱是哈医大二院消化内科教授,今年,他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医院和阿勒泰人民医院做医疗支援,是哈医大二院首位援疆的博士生导师。

  为什么要援疆、怎样援疆、援疆工作结束后为新疆留下什么?一路上金世柱教授都在思索,这三个问题也伴随着他整个援疆的历程。从东北到西北,从广袤的白山黑土到西北边疆的壮阔山川,随着飞机落地,金世柱教授沿途见到了许多黑龙江省援疆的建筑,让他感到了家的温暖,他逐渐放下对家人的惦念,迅速投入到了全新的医疗工作中。

  刚到北屯医院不久,金世柱教授就接诊了一例特殊的患者,是一名年过六旬的维族老大爷,他从伊利出发,坐了一宿的火车,特意来到北屯医院找金世柱教授。原来,数月前大爷被诊断为早期胃癌,他得知金世柱教授即将到北屯医院援疆,特地坐长途火车赶来看病。金世柱教授用放大内镜染色排除了早期胃癌的可能性,最终确诊他为糜烂性胃炎,并给他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得知自己并不是胃癌,维族大爷非常高兴。

  金世柱教授为北屯医院和阿勒泰人民医院开展了多项医疗新技术,改进当地的消化道疾病的诊疗水平,还与援疆专家哈医大四院耳鼻喉科教授王春英老师联合进行胃镜下食管入口梨状窝肿物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

  忙碌紧张的临床工作与他在东北时并没什么不同,新疆人民的淳朴热情,也让他有了家一般的温暖,唯独语言,才让他感觉自己身处异乡。北屯医院地处北疆,当地居民都讲维语,哈萨克语,每次金世柱教授出诊,遇到这样的患者都要请当地医护人员做“翻译”,帮助他沟通病情,缓解沟通的困难。

  投入援疆工作不久,金世柱教授发现当地人因为饮食方式等因素,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出血比较多,消化系统疾病是新疆地区的多发病。援疆之初萦绕在心中的问题逐渐清晰:我要为新疆做什么?等我离开新疆时,我要为新疆留下什么?金世柱教授在繁忙的诊疗工作同时,下大力气做消化内科疾病诊疗的培训工作,力求为北屯医院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医院,金世柱教授为当地医生开展消化内镜诊疗技术规范化操作及内镜下相关技能培训,包括消医化内镜下EMR、EVL等相关技术。每周三下午,金世柱教授定期为北屯医院消化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开展“肝硬化,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急性重症胰腺炎”等常见病、多发病的理论授课,授课按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教学大纲进行,进一步提升北屯医院消化内科临床处置能力。每周一早晨他指导消化科医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及教学查房,规范临床教学查房流程,极大改进了北屯医院消化内科疑难重症的抢救应对流程。

  奔赴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后,金世柱教授开展消化内镜下早期胃癌、早期食管相关诊疗技术的推广及培训任务,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教学规范化查房与疑难重症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提升了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水平。

  科研方面一直是新疆地区医院的薄弱环节,但科研意识、科研思维又是临床医生提高技能水平的重要基础。金世柱教授协助北屯医院医生开展适合北屯医院实际情况的科学研究工作及科研文章的撰写与投稿。分别在阿勒泰地区人民医与北屯医院开展“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临床医生如何发表SCI论文”相关主题讲座,进一步提升了两家医院临床一线人员结合自己临床实践撰写医学论文,申报科研课题的能力与信心,通过科研讲座这个载体,探索出新的解决方案,大大减少临床研究时间,将更多先进的理念、新的科研进展传播到祖国西北边疆。离开新疆之前,金世柱教授帮助当地医院成功申请到数十万元的科研经费,极大提高了当地医院的医疗科研水平。

  短短的三个月援疆工作,金世柱教授与新疆结下了深情厚谊,他在自述中写道:“作为一名普通的援疆医生,援疆让我倍感光荣,在深刻理解与践行援疆工作中、在“来疆,在疆,离疆”三个阶段的思考中,我要时刻坚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弘扬兵团精神,展现援疆风采,努力争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援疆医生,为祖国奉献,为龙江争光,为边疆助力,为人生出彩。我相信:医疗援疆工作,必将在我人生当中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烙印。”

  金世柱教授所做的诗歌:

  援疆  面汤  续

  亲朋鼓励暖心肠

  援疆路上遇重阳

  尝完面汤不慌张

  唯念儿女学业忙

  龙江医疗来边疆

  情深意切离家乡

  对口支援按党纲

  爱党爱国爱新疆

  居疆秋晚

  疆原风雨停,晚见树影行。

  叶落他乡景,寒灯夜读明。

  空寂无情静,孤壁觅啼鸣。

  何人怜星月,寄卧北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