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6日,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载客试运营,时隔两年半,地铁1号线三期、2号线一期、3号线二期3条线路在今年4月1日全面启动施工,打造“十字+环线”的地下网络交通骨架。地铁网络实现直达城市的每个角落,出行实现真正的畅通无阻——这不仅是哈尔滨作为东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期待实现的梦想,更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2007年哈市市区机动车保有量为22.6万辆,其中私家车保有量为12.1万辆;2008年,哈市市区机动车保有量为26.3万辆,其中私家车保有量为14.7万辆。2013年,地铁建成通车时,哈市机动车保有量在百万辆左右,而今年,这个数据已经到达135万辆之多,并以每天500辆的速度递增。据预测,4年后哈市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200万辆。

  “地面交通无法提供更多补充,建设地铁是解决交通瘫痪的根本途径。”地铁项目建设经理商春辉说,“这是建设地铁解决交通需求的最后时机。”与其等到4年后城市交通彻底瘫痪时再封道建设,不如忍受几年的地面交通“阵痛”,换来根本解决交通难题的地铁网络。待哈尔滨地铁网络形成后,目的地的可达性非常强,基本二次交通(乘坐地铁倒换私家车或公交车)可以到达城市的任何角落。

  一个城市生产力水平越高,经济总量就越大,对交通的需求也就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设地铁是对城市交通的最大补充,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手段,更是对环境成本的极大降低。

  城市机动车道、人行道基本已拓宽到极致,而高架桥对城市景观和商业的破坏让很多城市吃了亏,地铁是缓解地面交通最有效的办法。地铁的贡献还在于高载客量对环境成本的降低。据去年底哈市大气污染源解析报告分析,汽车尾气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贡献率高达20%—25%,是仅次于燃煤的第二大污染源,而地铁恰恰是替代私家车出行的最优绿色选择。

  一列电客车定员荷载每列车1470人,最多可载1888人,而一辆大容量公交车定员载荷在100人左右。完成地铁一小时的运送量,需要113辆公交车。如果换成出租车或私家车,需要的车辆数将更大。未来3条地铁线路形成的地下交通网络带来的巨大运力,不仅能换来出行的随意舒心,更能给城市环境带来质变的改善。

  (稿源: 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

  (作者: 刘希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