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晚报

  原标题:家中藏了几十万张胶卷底片,哈尔滨的 40 年为啥他事事落不下

  新晚报记者   张堃雷

  道里区友谊路街角的一幢普通居民楼,74 岁的白发老翁用刚买来不久的扫描仪和年轻人基本都会用的 Photoshop,处理着那些尘封多年的黑白照片。老人说,用这种新奇的方式把自己和照片连接在一起,带回那一段段在记忆中早已斑驳的历史,这感觉让人怀念、激动又充满感叹。

  怀念自己年轻时的岁月,激动自己曾是这个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感叹 40 年弹指一挥间,一转眼便是沧海桑田……

  老人名叫郑学清,是《致敬改革开放 40 年 · 冰城往事》郑学清摄影展所展出图片的作者。作为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哈尔滨日报摄影部的主任,郑学清说,自己很荣幸能拿着相机,记录他身为新闻工作者时身边发生的新鲜事,而当时的新闻如今已经成为了埋藏于人们心中的历史。

  从电表厂工人到哈报摄影记者

  —— “ 感谢哈尔滨日报和那个时代,让我拥有了一个普通工人无法拥有的广阔视野。”

(80 年代的道外码头)(80 年代的道外码头)

  在群力体育公园的一片空地,郑学清遥控着自己新买来的无人机,拍摄着 10 年前还并非如此的新区美景。“ 以前没有无人机时,我们都是坐飞机航拍,一小时 20000 元租金。” 郑学清说,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 90 年代,那样一笔钱算是 “ 天文数字 ”。而哈尔滨日报给予了郑学清一个广阔的平台,让他以摄影记者的身份,用照相机记录下了哈尔滨这座北国冰城当时的风貌。

  1964 年,郑学清从老家天津远赴冰城,来到哈尔滨电工仪表厂,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宣传干事。上世纪 70 年代中叶,这里制造了中国最早的单反照相机。在那个人均工资只有三四十块钱的年代,作为宣传干事的郑学清保管着公家拥有的一台价值 400 元的单反相机,“ 每天把它看得比什么都重,万一坏了那得赔,一年工资都不顶用。”

(被围在民居中的索菲亚)(被围在民居中的索菲亚)

  拿着这个 “ 签字画押 ” 得来的相机,郑学清用它为厂里的劳模拍摄光荣榜照片,厂里生产竞赛的图片也被他记录下来。本来就有美术功底的他对于图片的构图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天赋。就这样,他投稿的照片多次被哈尔滨日报以及《中国摄影》《大众摄影》等杂志采用。于是,当时只有 3 个摄影记者的哈报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当时想着,如果能把爱好当成事业做,一定很幸福。” 在哈报领导和电表厂方面几经周旋过后,在 1984 年,郑学清成为了一名正牌的摄影记者。

  挎着 3 台相机,每天 24 小时无休息日的工作状态虽然辛苦,但郑学清依然干得起劲。“40 岁转型,来到一个全新的行业,又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没有理由不好好干。况且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的工作不只关系到我个人,还有让更多百姓和后辈们认识这个城市历史的责任。” 郑学清说,用镜头记录百姓生活的百态,见证城市的发展巨变,成了他每天必做,也乐此不疲的一件事。

  15 年摄影记者生涯 记录无数历史性瞬间

  —— “ 当时就连绥芬河的市长都在下班后摆地摊卖东西,人们思想的开化程度可见一斑。”

(年轻时的郑学清)(年轻时的郑学清)

  在郑学清家的客厅,摆放着女儿在前苏联留学时带回来的一套健伍音响。“ 那时候的新鲜玩意儿,现在都变成古董了。” 郑老感叹着,40 年代生人的他,经历过新中国的成立,见证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性时刻,亲历过那场人人自危的文革浩劫,更成为了改革开放时代大潮的受益者。怀旧的他,如今翻出了存在家中的数十万张胶卷底片。纵使有些已经报废,但郑老仍视它们为自己毕生最大的财富。

  从 1984 年到 1999 年作为摄影记者的 15 年间,郑学清陪伴着他所生活的这座城市,记录了无数的历史性瞬间—— 1995 年 6 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视察哈尔滨,在哈尔滨亚麻厂,江泽民倾听纺织女工说话的珍贵瞬间,被郑学清拍了下来。他说,这不仅是国家领导人对于人民心声的倾听,更代表了党和国家对人民意愿聆听和尊重。

  1992 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让改革开放走上了快车道,改革之风吹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彼时,邓小平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点燃了人们学习的热情,而郑学清也在这股思潮中感受到了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在人满为患的电大,郑学清记录下了很多人席地而坐在走廊楼梯,等待与老师面授辅导的画面。也是从那时开始,很多人挣脱了体制的牢笼,开始了自己的 “ 第二职业 ”。

(在直升机上俯拍冰城美景)(在直升机上俯拍冰城美景)

  “ 当时就连绥芬河的市长都在下班后摆地摊卖东西,为的就是打破人们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向市场经济思维转换。” 郑学清说,他很高兴自己也是变革中的一员—— 40 岁转行做记者,即使内心也有过忐忑和不安,但他却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相机,每天 24 小时随时待命,记录着这座城市和百姓生活中的点滴。而在这个过程中,郑学清的视野也不断拓宽。他逐渐用镜头记录普通人看不到或是不被注重的细节。“ 总有一天,现在的新闻会变成未来的历史,而这些瞬间也会变成珍贵的影像。”

  40 年沧海桑田 诸多老照片找不到归属地

  —— “ 年头太多,哈尔滨城市发展太快,有些地方实在找不到是在哪里了。”

(80 年代的尚志大街)(80 年代的尚志大街)

  退休 14 年,郑学清依然用相机记录着哈尔滨现今的风貌。偶尔翻看自己以前的作品,郑学清也会感慨 “40 年沧桑巨变,沧海变桑田 ”。“ 原来的群力都是耕地,这片叫‘鸭子圈’,现在俨然变成了一座新城,变化太快了。” 面对着照片中的影像,郑学清掏出了尘封许久的记忆。

  在郑学清的电脑中,有一片重要的储存区——哈尔滨新老城区对比。二三十年前的哈尔滨旧景,若不是本地土著,根本认不出是现在的哪里。为了记录下当时这座城市的影像,他爬遍哈市的每一座高层建筑。现在每每看到这些旧照片,郑学清总会感叹很怀念。“ 怀念的不是那时候的清苦,而是自己再回不去的年轻时代。”

  从破旧不堪的平房、小楼,到如今的高楼林立,这座城市用了二十几年。然而时光有时是魔术师,让城市旧貌换新颜;有时却又是无情的染发剂,让昔日的翩翩少年成为白发老翁。即便容颜衰老,郑学清却依旧心意不改。现在,他不用再登上直升机冲上云霄,俯拍这座城市的壮丽,而是改用无人机,记录这里日复一日的变迁。

  虽然反复对比,电脑里的好多老照片依然找不到归属地。“ 反复对比反复找,年头太多,哈尔滨城市发展太快,很多原来的标志性建筑都没了,实在找不到这都是哪里了。” 郑学清说,自己去过很多欧洲的国家和城市,20 年间基本没什么变化,一点不像国内的城市发展如此迅猛。而这样的变化,却给郑学清增添了不少 “ 烦恼 ” ——那些不知归属地的照片,或许也将随着时光的流逝,成为永久的悬案。但即便如此,郑学清依旧感恩生在这样的年代:“ 时代终归要向前发展,落后的淘汰,更好的取而代之,这才符合自然的基本规律。”

  用图片向年轻人讲述历史 让老一代展望未来

  —— “ 现在的一切都变化太快,要想不被淘汰,必须跟得上这个时代。”

(2001 年申奥成功,郑学清在中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拍摄下了珍贵的影像)(2001 年申奥成功,郑学清在中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拍摄下了珍贵的影像)

  看着自己电脑影集里的照片,在郑学清当记者的年代,在这个城市和国家历史中的关键节点,他都没有缺席—— 1990 年第一届哈洽会、1996 年亚冬会、1998 年抗洪、2001 年北京申奥成功……在郑学清的镜头中,有郎平在松花江上打冰爬犁时灿烂的微笑;有中国驻莫斯科大使馆里,解晓东在北京申奥成功后的振臂高呼;有中央大街曾经公交车的来来往往;也有人们在大街小巷衣食住行中的生活百态……

  改革开放 40 年,人们的命运跟整个国家紧紧相连。纵使经历过下岗大潮时的失落、自主创业时的迷茫,回望来路,一切变革只是为了让人们打破现状,有勇气面对未知的前路,走向更好的远方。而完整见证并记录了改革开放 40 年的郑学清同样如此—— 40 岁时踏入全新的工作领域,面对人们对于媒体认知的不断革新而大胆创新,回首过往,郑学清坦言,自己绝对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记者,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像。

  如今,走在哈尔滨的街头小巷,郑学清也会拿起数码相机,用短短的零点几秒记录身边的难忘瞬间。“ 我们那时候,拍张照片要计算好各种参数,找好最佳角度,才敢按下快门。” 郑学清说,在那个工资只有 39 块 8 毛的年代,每卷 22 元的胶卷算是奢侈品。而一张照片的成片周期,一般在小半天甚至更长。现在,每张照片的成片周期缩短了 10000 倍都不止,拍摄的成本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变化让老爷子不禁感叹,“ 现在的一切都变化太快,要想不被淘汰,必须跟得上这个时代。”

  时代给了太多人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郑学清亦是受益者之一。身份从普通工人变身摄影记者,拍摄工具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再到手机,郑学清跟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经历着或迷茫彷徨,或大踏步前进的命运转换。如今,他要用自己最擅长的图片媒介,向年轻一代讲述他们不曾经历的历史,也向老一代们诉说更加超乎人们想象的美好未来。

  所有老照片均为郑学清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