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
休闲生态游最受欢迎
哈尔滨市已有序开放A级旅游景区40家
□本报记者樊金钢李天池
进入暑期,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哈尔滨市有序复工复业的旅游景区逐渐增加。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受此次疫情影响,各景区能让游人亲近大自然的休闲生态游产品最受欢迎。
开放A级旅游景区40家
“这儿自然环境好,空气好,山不太陡。景区有适合扎帐篷和停房车的地方,烧烤也有特色,还实惠。我们一次去10多个人,今年已经去了四次了。”市民高强说,自己是玉泉国际狩猎场的回头客。6月1日开园的哈尔滨玉泉国际狩猎场,迎合了因疫情居家的游客亲近大自然的需求,周末每天接待200至300名游客。总经理董文艳告诉记者,从市区1个小时车程即可抵达该景区。今年新上的啤酒广场和风情帐篷等项目特别受欢迎。游客们爬山赏鹿,呼吸新鲜空气,品尝烧烤,乐在其中。
彩蝶和冷泉水则是香炉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亮点。香炉山国家森林公园销售经理杨红芳介绍,5月6日复业以来,溪水十八湾景点颇受欢迎,游人争相观赏彩蝶。景区内的冷泉水也受到避暑游客的欢迎。景区内的玻璃彩虹桥、388米长溜索、1000米长的旱滑道、1000米水滑道吸引越来越多的游人。目前客源以哈尔滨市内的自驾游客居多。每天吸引500多名游客光顾,周末高峰时每天接待近2000名游客,景区人气日益恢复。
各景区的生态产品各具特色。哈尔滨金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负责人寇立强告诉记者,景区特色是爬山,但三个景点又有不同。松峰山特色是道教文化,吊水壶的特色是地质奇观,金龙山特色是休闲健步。在高负氧离子的环境中,游人畅享深呼吸。记者采访发现,伏尔加庄园的游船、森林高尔夫等项目受到游客欢迎。
截至21日,哈尔滨市开放A级旅游景区40家。其中,室外景区24家,室内景区16家。
景区防疫不放松
近日,记者来到伏尔加庄园。在向工作人员展示“趣龙江”预约凭证码,并扫码、测温后,记者进入了景区。景区内,游客们正三三两两地游玩。景区宣传部的张艳萍介绍,为了更好地落实防疫常态化措施,伏尔加庄园内有专人在比较容易聚集的区域把守,一旦发现游客聚集会马上劝散。同时,园内游玩也以室外为主。张艳萍说,园内5个室内展馆目前只有酒堡、艺术宫等3个展馆对外开放。
同样,在香炉山国家森林公园,餐厅一次性本可容纳400人同时就餐,目前最多只摆5桌,而且实行公勺公筷。游客登山过程中,前后之间也保持适当安全距离。
各景区非常重视消毒。北方森林动物园工作人员刘晓密说,为了保证游客游园安全,该园每天都会采取喷雾、淋洒、照射、冲刷、火焰烧灼等消毒方式,使用喷雾器、消毒泵、紫外灯、消毒车、大型水车等消杀器具,确保取得最佳消杀效果。
一手抓复业,一手抓防疫。为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景区管理工作,哈尔滨市文广旅游局制定了《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工作指南》,通过严把“入园关”“客流关”“消毒关”“管理关”“应急关”等“五道关”,确保景区有序开放。据了解,各景区实行实名制分时段预约旅游,严格执行景区最大承载量不超过30%的硬性要求,不允许未经预约进入景区。目前,各景区全面推行“扫龙江健康码、测体温、戴口罩”入园和出示景区预约登记凭证入园。
暑期防汛抓得紧
暑期已至,各景区在开放的同时,非常重视防汛工作。
在伏尔加庄园内的马头桥上,记者看到测量水位的标尺分红蓝两种颜色。园内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水涨到红0的位置,就意味着已经到了园区警戒水位。如果涨到红2时,我们将启动应急预案,开始疏散园内游客。现在水位在蓝1位置,表示很安全。”据介绍,这里有专人负责每日记录水位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将立即上报哈尔滨市防汛工作小组。对地势较低的河道,景区还通过土方施工加固了河岸。该名工作人员表示:“河岸加高了80多厘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防洪隐患。每天会有专人在庄园内所有沿阿什河的堤岸巡查。”
除了嬉水景区注重防汛外,山区中的景区也绷紧安全弦。地处山区的北方森林动物园已对护坡进行排查,并有专人随时观察情况。为了防止园内出现内涝,他们还提前准备了沙袋。
记者从哈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了解到,为切实加强A级旅游景区汛期旅游安全管理,该局下发通知要求,遇强降雨景区要果断关闭,劝离、转移游客;突出做好未开放的和未开发区域洪涝灾害防御,设立防洪安全警示标志,添置报警设施,安排专人劝导;强化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开展联合救援演练,及时科学高效组织被困游客救援。涉水旅游项目景区、易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山岳景区等应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气象、水文、国土等部门的信息预报。开展全方位、全时段的事故隐患自查自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