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释放澎湃生态动力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代表委员热议“生态银行”建设

安达红旗泡湿地夏景。 本报资料片安达红旗泡湿地夏景。 本报资料片

  □本报记者 程瑶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今年全省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巩固提升绿色生态优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生态强省”列入2021年重点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探索‘生态银行’运行模式,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促进资源资产化,推动自然生态价值转换”更是引发人们关注。代表委员就如何建立“生态银行”,激发丰富生态资源蕴藏的澎湃动力,推动龙江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生态银行

  是指政府借鉴商业银行“分散化输入、整体化输出”模式,搭建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平台,引入金融资本和专业化运营机构,对山水林田湖草等碎片化自然生态资源进行集中化收储和规模化开发整理,将其转换成优质资源资产包,从而将自然生态资源转变成资产和资本。

  探索“生态银行”运营模式 推动资源变资产

  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探索“生态银行”运行模式,已在该领域进行大量调研推动工作的省政协委员黄颖利欢欣鼓舞。“当前我省面临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两大艰巨任务。一方面,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大森林、大湿地、大冰雪等得天独厚生态资源禀赋‘变现’迟缓。我认为要破解这种困局,推进‘生态银行’发展模式刻不容缓。”黄颖利表示,通过生态资源资产化、价值化,不但可以激活新产业,增加有效绿色供给,提供多样化生态产品,还可以扩大内需,创造多层次就业机会,进而推动我省生态和经济“双核”高质量发展。

  在具体操作上,黄颖利建议,首先,我省应推动自然资源的入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量化工程,摸清资源底数和分布情况,明确权属,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用途性质。其次,产业链和产品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的信息网络监控工程和自然资源决策管理支撑工程建设。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体系,选择要素属性明确的资源整理、提升、引入线,形成优质资产包。再次,通过政府搭台、企业主体、全民参与、市场运作等方式,吸引专业运营商对资产进行融资和运营,推动资源资本化、财富化,实现生态资源的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开发。最后,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精准核算,从而精准实现生态资源的市场化运作。

  培育内生动力 推动龙江深化改革

  在我省各项生态资源中,林业生态资源始终最受关注。作为林业大省,我省林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5%,活立木总蓄积量占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的12.5%。大小兴安岭是全国面积最大、国有林最集中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和松嫩、三江平原粮食主产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东北森林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拥有广袤的林业资源,但在天然林全面停伐后,林区由于自身创收能力不足,接续产业发展缓慢,劳动力外流,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困境。

  2015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家重点国有林区改革要求,实现了重点国有林区政企、政事、事企、管办“四分开”,全面构建起森工企业集团化运行新体制。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仅仅依靠传统发展路径很难实现我省国有林区绿色、可持续发展。

  省政协委员张松滨认为,加速打造龙江“森林生态银行”,开展森林、林地、林木资源赎买收储、抵押担保、合作经营、资源整合、林木培育、多元开发等业务,提升林区“造血”机能,才能激发出绿色产业发展新动能,这也是龙江深化林区改革的内在需求和必然选择。

  黄颖利委员建议,我省可积极发挥“生态银行”的投融资优势,引入储备林贷款弥补国有林融资短板,通过政府牵头,建立以国有林业公司为核心的专业运营平台,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促进我省林木经营、林下经济、碳汇、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据悉,根据《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我省储备林建设重点工程分别涉及大小兴安岭、黑龙江森工等64个地区,总计超过167.39万公顷。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可为我省提供期限达30年近200亿元的国家储备林金融贷款。

  省人大代表张丽萍认为,推进“生态银行”建设,以“共建共享”的方式为龙江留住蓝天、碧水、净土,不但可以增强我省的生态生产力,还可以留住“乡愁”,留住人才。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更是助力我省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先导作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完善选人用人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基层干事的积极性。

  落实碳达峰要求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省政协委员梁素钰认为,按照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应着力构建龙江绿色高质量发展体系,率先推动二〇三〇年前碳排达峰行动计划,应是我省关键战略抉择。在这一过程中,“生态银行”建设无疑可以提供大量碳汇生态产品。

  “我省在碳汇研究方面已有一定积累,东北林业大学通过30多年对3万多个林样地的研究,在该领域国内领先。”黄颖利委员建议,我省应将碳中和纳入城市规划、国土规划,提前布局,深化推动全域(包括城市群)生态恢复,努力增加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还应在项目开发的适用条件、土地合格性、额外性要求等方面,针对本地情况设定标准,构建具有龙江特色的碳汇方法学,并依此科学开发龙江碳汇生态产品,在大型活动碳中和、低碳旅游、低碳产品研发、碳汇扶贫等方面进行实践。

  据清华大学研究,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总消费中占比达到75%左右,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结构基础设施投资将达到100~130万亿元。省政协委员孙智勇建议,龙江制造企业应把握世界能源格局重塑带来的产业优势重构契机,积极落实“双碳”新要求,加快培育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我省也应加大对绿色低碳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力度,加速培育绿色低碳先进制造业万亿级产业集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