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 2 月 25 日召开的 2021年全市民政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0年,全市民政系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民政事业发展,全面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其中,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任务圆满完成。
按照“兜底、救急、提标、扩面”工作思路,哈市民政系统通过一系列专项行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建立全市困难群众动态管理监测预警机制,全市733名贫困边缘人口、305名脱贫不稳定人员、3272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特困,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先后为81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免费配置假肢和矫形器,恢复其生产生活能力;将5172名留守和困境儿童纳入低保救助;组织开展哈尔滨市“云端消费扶贫公益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动员引导全市172家行业协会商会对接帮扶贫困村,市家具行业协会被省民政厅、省扶贫办评为“全省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示范单位”。以决战必胜之志,积极开发扶贫产业项目,全面完成帮扶德兴村脱贫攻坚任务。
今年,哈市民政系统在坚持精准化施策,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将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在新起点上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体系化推进,进一步健全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低保“一级”审批制度改革。总结推广方正县“一级”审批试点经验,实现全市社会救助审批(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同时,全面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政策。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救助标准,提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水平。深入推进“单人保”“大病保”“支出型”低保政策落实。将特困人员中的未成年人员救助年龄从16周岁延长至18周岁。强化动态管理工作,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出台临时救助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合理确定救助标准和救助程序,探索“急难型先行救助”“一次审批、分阶段救助”等救助方式,增强救助精准度和时效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用好监测预警机制,积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不断提升救助管理服务能力。持续推进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有效保障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着力健全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加强街道(乡镇)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委会儿童主任队伍建设,确保儿童工作有人管、有人做。推动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全市福利彩票工作保持平稳运行,全年实现福利彩票销售10.69亿元。
积极推进残疾人福利制度建设。努力提高残疾人“两补”标准,逐步扩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范围。出台我市《关于哈尔滨市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实施办法》,扎实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的照护工作。
2021年,哈市将坚持人性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基本社会服务质量。继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选拔一批专业化企业(社会组织)进驻社区开展为老服务,推进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加快养老机构建设提档升级,全年拟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000张。提升养老机构医疗护理服务能力,年内拟新增护理型床位500张。同时,将持续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工作,进一步完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体系,下大力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整治专项行动,确保养老机构远程监控系统投入使用。
此外,进一步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能力。积极宣传贯彻《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和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努力推动婚姻登记数据采集、身份识别、自助终端服务等高新技术应用,探索开展跨区域登记“全城通办”,持续推进婚姻数据共享工作,加快实现婚姻数据支持政务服务审核校验功能。
持续深入开展殡葬领域管理服务三年专项整治工作。坚持把违法违规占地建设公墓和散坟乱葬现象作为重点整治内容,加强殡葬服务公开公示制度,加快推进“办理殡葬服务不求人”工作,规范“白事司仪”监管和服务收费检查,严防殡葬领域突出问题反弹,全力推进中心乡镇公益性骨灰堂建设。进一步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建立重点人群基本殡葬服务免费长效惠民机制,逐步扩大惠民政策覆盖面,推进殡葬惠民政策普惠性和均等化。
2021年,哈市还将着力抓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深化“居政剥离”社区治理新模式改革、推进城乡社区民主协商发展、进一步加强优化规范区划地名管理等工作,坚持多元参与,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