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国企改革关键时期备受期待

  与63岁空降国资委的张毅相比,1959年出生的肖亚庆不仅更为年轻,也拥有丰富的国企经历。因此,与其说肖亚庆到任国资委是履新,不如说是回归。因为在国务院任职前,肖亚庆的职业生涯和国资国企系统密不可分。作为曾经的中国铝业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兼中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亚庆一手执掌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甚至在国务院工作期间,也曾辅助处理过大量国资国企领域的协调问题。

  外界一直认为,肖亚庆在工作上以善于解决问题著称。在当前国企改革大幕已经拉开后,这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国企人又将给国企的供给侧改革提供哪些令人期待的助力。

  曾让西南铝业从巨亏中起死回生

  肖亚庆1982年从被誉为“中国矿冶黄埔”之称的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材料系毕业,离开湖南后,1982年8月到1985年7月远赴东北在哈尔滨市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工学院开始了一段短暂的教师生活,随后在1998年升任哈尔滨市东北轻合金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9年,肖亚庆转任西南铝加工厂厂长。西南铝厂是“二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大项目,但到肖亚庆来到西南铝厂的时候,这家老企业已经是负重难行:当时年产量只有7吨,但却已经连续亏损九年,累计亏损额达到16.29亿元。凭借当时国家推出的债转股政策,肖亚庆完成了对西南铝厂的改制,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将这家企业资产盘活、业务重整、扭亏为盈,其点石成金的本领让人惊叹。

  2003年,在担任了中国铝业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之后,肖亚庆大刀阔斧进行整合,打造了中铝的上下游产业完善的链条。通过一系列令业内瞩目的并购,中铝在2005年底先后与山西关铝、焦作万方、连城铝业、白银红鹭铝业、河南中迈铝业等签订合作协议;并在2006年氧化铝价格大涨时获得了国内不少电解铝企业的控制权。自此,中铝在整个铝行业的领导地位基本确立。

  “技术男”还打的一手“资本”好牌

  在十年前,可以大手笔重组并购,甚至出海投资的央企领导人并不多,肖亚庆是步子很快的一个,且曾因操盘收购力拓的“拂晓突袭”轰动全球资本市场并成为国企学习教材。

  在高速增长期成长中的中国经济一直受到战略资源短缺的制约。特别是当时掌握了全球矿业核心资源的三大矿业公司——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更是扼住中国冶金行业在上游的资源“咽喉”。

  2007年11月初,必和必拓向力拓提出全股票收购提议,建议以3股必和必拓股票换取1股力拓股票的方式将两家公司合并。2008年2月1日,在必和必拓必须提出正式要约前的五天,中铝通过Shining Prospect在伦敦股市收市后的几个小时内于场外市场购入大量力拓英国股份,加上此前中铝在新加坡市场购得的力拓英国少量股份,中铝共以140.5亿美元收购了力拓英国12%的股权,相当于力拓集团全部股权的约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