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近日印发,这是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配套文件,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路线图”。

  急转弯一:

  不建封闭小区,单位大院也要打开

  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强化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的功能。城市公园原则上要免费向居民开放。

  急转弯二:

  道路布局理念:窄马路、密路网

  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文件要求:主干路最少,次干路多些,毛细血管支路最多。

  据介绍,这是国家层面对城市交通规划理念的规定,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据介绍,西方国家城市发展一直是小街区,路网密,不会经常出现交通毛细血管堵塞的情况。目前在我们的一些城市中:“每个街区很大,几百米甚至一公里才有一个小街道,路网密度小,毛细血管不畅,给交通带来一系列问题,也让出行不方便,比如一个主干路有上百米,行动不便的人一个红绿灯很难过去”。

  阻力问题:治安难度加大

  据悉,很多年前专家学者就在倡导这个理念,但由于阻力较大一直没能成功推行。一是在文化理念方面,影响城市规划和人们的理解,这是问题根源;二是土地在出让方面,应该小块出让,不是大块出让;三是治安、管理等方面,“大院封闭的管理给人感觉更安全,需要的安保和物业也会比较少,如果打开后会遇到很大阻力”。

  时间表及目标

  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15%。超大、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40%以上,大城市达到30%以上,中小城市达到20%以上。基本完成现有的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